正文 第366章 未来的路
也就是纯文官,内阁这样的路子。
不过这也正合了陈立的想法。
日本本土就这么大点地方,搞来搞去,能得到的东西就那些,毕竟权力都被划分完了。
要不然后来皇道派还需要政变吗?
以后陆军大学毕业了,就可以顺利的往外走,机会也多。
这意味着在进入陆军大学前,陈立有的忙了。
他得参加华策略谈判这种事情,还得结婚,还有大友英子怀孕的事情,他还得顾忌新京方面的安排。
想消停的歇着是不可能的了。
陈立开始想着自己以后的发展。
陆军大学学时是三年,每年12月份(昭和10月)开学。
如果说陆军士官学校是日本人踏上官路的开始,那么陆军大学就是想成为真正高层的必修课。
首先,想要进入陆军大学,必须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中名列前茅。
这就已经卡住了大多数人。
其次,并不是你成绩好,就能进入陆军大学,开学前还有考试。
属于是懂得都懂。
在日本,实权军职基本都被陆军大学毕业生垄断了。
这个也是有鄙视链的。
你要是个普通出身,这帮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会联合起来欺负你,看不起你。
只不过算算时间,他现在19岁,到时候毕业了也就22不到点23岁,以后的路怎么走呢?
成为少将,问题应该不大,毕竟这次他可是立功又出名,只要天皇点头,一个最年轻的将军也没什么问题。
但似乎也就这样了。
他走的可不是纯政治,而是要偏向于军队体系,这是天皇的意思。
但军队,最重要的就是资历。
不论是军衔还是权力。
别看那些日军将领动不动领多少军队打仗,但仔细想想,为什么一个一线军职大佐都最起码三四十岁?
就是资历问题。
这些人常年混在军队里,时间长了有威望,才能指挥的动下面人。
你让本土随便空降一个都没人听说过的,哪怕他是将军,底下人也不会服气。
陈立最尴尬的地方就是这里,他年龄太小,那些军队里的军官,随便拉出来一个尉官,恐怕年龄都比他大!
只因为近卫师团第二联队到底不是一线作战部队,那些士兵连战场都没上过,还是缺乏了正常军队的那种傲气。
但天皇之后让他走这条路,总不能就指望着近卫师团。
这也是近卫文也说的:到了一定地步,藤原家给他的帮助,就不再是决定性得了,还得他自己努力。
藤原家能给他一个寻常人没有的平台,但有些屏障,也需要他自己想办法破开。
就好像如今的近卫文麿也在考虑他自己的政治未来。
陈立未来的路,还是充满了未知的迷雾
<
不过这也正合了陈立的想法。
日本本土就这么大点地方,搞来搞去,能得到的东西就那些,毕竟权力都被划分完了。
要不然后来皇道派还需要政变吗?
以后陆军大学毕业了,就可以顺利的往外走,机会也多。
这意味着在进入陆军大学前,陈立有的忙了。
他得参加华策略谈判这种事情,还得结婚,还有大友英子怀孕的事情,他还得顾忌新京方面的安排。
想消停的歇着是不可能的了。
陈立开始想着自己以后的发展。
陆军大学学时是三年,每年12月份(昭和10月)开学。
如果说陆军士官学校是日本人踏上官路的开始,那么陆军大学就是想成为真正高层的必修课。
首先,想要进入陆军大学,必须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中名列前茅。
这就已经卡住了大多数人。
其次,并不是你成绩好,就能进入陆军大学,开学前还有考试。
属于是懂得都懂。
在日本,实权军职基本都被陆军大学毕业生垄断了。
这个也是有鄙视链的。
你要是个普通出身,这帮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会联合起来欺负你,看不起你。
只不过算算时间,他现在19岁,到时候毕业了也就22不到点23岁,以后的路怎么走呢?
成为少将,问题应该不大,毕竟这次他可是立功又出名,只要天皇点头,一个最年轻的将军也没什么问题。
但似乎也就这样了。
他走的可不是纯政治,而是要偏向于军队体系,这是天皇的意思。
但军队,最重要的就是资历。
不论是军衔还是权力。
别看那些日军将领动不动领多少军队打仗,但仔细想想,为什么一个一线军职大佐都最起码三四十岁?
就是资历问题。
这些人常年混在军队里,时间长了有威望,才能指挥的动下面人。
你让本土随便空降一个都没人听说过的,哪怕他是将军,底下人也不会服气。
陈立最尴尬的地方就是这里,他年龄太小,那些军队里的军官,随便拉出来一个尉官,恐怕年龄都比他大!
只因为近卫师团第二联队到底不是一线作战部队,那些士兵连战场都没上过,还是缺乏了正常军队的那种傲气。
但天皇之后让他走这条路,总不能就指望着近卫师团。
这也是近卫文也说的:到了一定地步,藤原家给他的帮助,就不再是决定性得了,还得他自己努力。
藤原家能给他一个寻常人没有的平台,但有些屏障,也需要他自己想办法破开。
就好像如今的近卫文麿也在考虑他自己的政治未来。
陈立未来的路,还是充满了未知的迷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