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八章 齐议返疲於灭火
疾驰不停,呈送急报的使者风尘仆仆,於次日上午到了静乐。
问询得知,李世民不在城中,而在城外大营。使者就径至营外求见。不多时,有吏出来引导,引他到了帅帐。使者不敢多看,呈上急报。听到李世民的话音:“君奔波辛苦,先下起休息。”领命而出。出到帐外,帐前甲士队列,氛围森严。使者止住扭头的冲动,垂首而过,却心中不禁想道:“秦王语声,怎听来有些嘶哑?可是这些日操劳过度?”他是窦轨的亲信参军,知道所呈给李世民的这道军报的内容,便不由自主地又想道,“黄芦、高唐皆失,淮安王为汉贼所擒,却离石形势不容乐观。这道军报,秦王看了,岂不雪上加霜?也不知秦王会怎生应对?”带着对局面的忧心,还有出於爱戴而对李世民身体状况的关心,自去休息。
帐中,李世民检查过火漆无碍,将信封打开,取出里边的军报。
看未两眼,他神色顿变。
帐中本在与他计议军事的房玄龄、杜如晦、李仲文等见之,彼此相顾。李世民是个情感外向,豁达开朗的人,平时不致“喜怒不形於色”,但关系到军机等大事时,他能沉得住气,即便再好的消息、再坏的消息,他往往也都能保持镇定。却当下才展开这封离石送到的急报,他就变了颜色,眉宇间骤然聚起惊意,不用说,此必是离石出现了极出他意料之外的变局!
诸人就耐下性子,勉强等他看完。
李世民才一抬头,房玄龄就立刻问道:“殿下,离石所报何事?黄芦、高唐有失?”
这当然不是第一道窦轨、长孙无忌送来的军报。——李神通建议反击时,窦轨等就已有军报呈至,李世民有指示下达,此不必多说;且除此以外,自徐世绩、陈敬儿、王行本兵入离石以后,基本上窦轨等每天都有军报呈到。是以徐世绩、陈敬儿、王行本等的用兵、攻关情况,黄芦、高唐的守战情况,李世民、房玄龄等皆清清楚楚。
“非但黄芦、高唐失陷,俺从父也被徐世绩擒获了。”李世民放下军报,沉声说道。
房玄龄等闻言,下意识地再次互相看了眼,皆从对面脸上看到了震惊。
杜如晦霍然起身,说道:“两关陷落、淮安王为贼所擒,……殿下,两关虽失,犹可缓图,修化、平夷两城,我皆有精锐驻守,不致离石动摇,尚为小患;然淮安王身陷贼手,一旦此讯播於三军,却恐将军心摇荡,牵制全局,使殿下已定之‘先奔歼李靖部汉贼’此谋不得行矣,又或徐世绩等竟胁淮安王以迫修化、平夷,其祸更深!仆愚见,宜亟施对策,以弭其害!”
如前所述,李神通不是寻常的唐将,他不仅是李世民这支唐军的副将,还是李渊的从弟、李唐的宗王、诸卫大将军之一,他竟然被汉军擒获!这对离石唐军,乃至静乐、秀容等地唐军的士气,势必造成沉重打击。倘若他再降了汉军,为汉军出面招降修化、平夷,则两城守军将士纵然拒绝,军心也定混乱,两城亦将危。黄芦、高唐两关陷落,已是很被动的事情了,会对唐军士气造成影响,然正如杜如晦第一时间想到的此点,李神通之被擒,更是要命之事!
他想到的,李世民也想到了。
李世民眉头紧蹙,指叩案几,另一手抚摸虬髯,半晌未有开口。
转瞬之间,房玄龄心中已转过许多念头。
他也起身,忧虑地说道:“殿下,克明所言正是。淮安王身陷贼手,确非同小可,关系到了当下战事的全局。昨日刚定下的‘先袭歼李靖部汉贼’此谋,眼下看怕是不好再实行了。固然我离石驻军两万余人,纵然两关失陷,不致动摇根本,然淮安王被擒,却必然动摇离石军心。又若如克明所言,再若徐世绩等汉贼胁迫淮安王,或更以淮安王性命为威胁,招降修化、平夷两
问询得知,李世民不在城中,而在城外大营。使者就径至营外求见。不多时,有吏出来引导,引他到了帅帐。使者不敢多看,呈上急报。听到李世民的话音:“君奔波辛苦,先下起休息。”领命而出。出到帐外,帐前甲士队列,氛围森严。使者止住扭头的冲动,垂首而过,却心中不禁想道:“秦王语声,怎听来有些嘶哑?可是这些日操劳过度?”他是窦轨的亲信参军,知道所呈给李世民的这道军报的内容,便不由自主地又想道,“黄芦、高唐皆失,淮安王为汉贼所擒,却离石形势不容乐观。这道军报,秦王看了,岂不雪上加霜?也不知秦王会怎生应对?”带着对局面的忧心,还有出於爱戴而对李世民身体状况的关心,自去休息。
帐中,李世民检查过火漆无碍,将信封打开,取出里边的军报。
看未两眼,他神色顿变。
帐中本在与他计议军事的房玄龄、杜如晦、李仲文等见之,彼此相顾。李世民是个情感外向,豁达开朗的人,平时不致“喜怒不形於色”,但关系到军机等大事时,他能沉得住气,即便再好的消息、再坏的消息,他往往也都能保持镇定。却当下才展开这封离石送到的急报,他就变了颜色,眉宇间骤然聚起惊意,不用说,此必是离石出现了极出他意料之外的变局!
诸人就耐下性子,勉强等他看完。
李世民才一抬头,房玄龄就立刻问道:“殿下,离石所报何事?黄芦、高唐有失?”
这当然不是第一道窦轨、长孙无忌送来的军报。——李神通建议反击时,窦轨等就已有军报呈至,李世民有指示下达,此不必多说;且除此以外,自徐世绩、陈敬儿、王行本兵入离石以后,基本上窦轨等每天都有军报呈到。是以徐世绩、陈敬儿、王行本等的用兵、攻关情况,黄芦、高唐的守战情况,李世民、房玄龄等皆清清楚楚。
“非但黄芦、高唐失陷,俺从父也被徐世绩擒获了。”李世民放下军报,沉声说道。
房玄龄等闻言,下意识地再次互相看了眼,皆从对面脸上看到了震惊。
杜如晦霍然起身,说道:“两关陷落、淮安王为贼所擒,……殿下,两关虽失,犹可缓图,修化、平夷两城,我皆有精锐驻守,不致离石动摇,尚为小患;然淮安王身陷贼手,一旦此讯播於三军,却恐将军心摇荡,牵制全局,使殿下已定之‘先奔歼李靖部汉贼’此谋不得行矣,又或徐世绩等竟胁淮安王以迫修化、平夷,其祸更深!仆愚见,宜亟施对策,以弭其害!”
如前所述,李神通不是寻常的唐将,他不仅是李世民这支唐军的副将,还是李渊的从弟、李唐的宗王、诸卫大将军之一,他竟然被汉军擒获!这对离石唐军,乃至静乐、秀容等地唐军的士气,势必造成沉重打击。倘若他再降了汉军,为汉军出面招降修化、平夷,则两城守军将士纵然拒绝,军心也定混乱,两城亦将危。黄芦、高唐两关陷落,已是很被动的事情了,会对唐军士气造成影响,然正如杜如晦第一时间想到的此点,李神通之被擒,更是要命之事!
他想到的,李世民也想到了。
李世民眉头紧蹙,指叩案几,另一手抚摸虬髯,半晌未有开口。
转瞬之间,房玄龄心中已转过许多念头。
他也起身,忧虑地说道:“殿下,克明所言正是。淮安王身陷贼手,确非同小可,关系到了当下战事的全局。昨日刚定下的‘先袭歼李靖部汉贼’此谋,眼下看怕是不好再实行了。固然我离石驻军两万余人,纵然两关失陷,不致动摇根本,然淮安王被擒,却必然动摇离石军心。又若如克明所言,再若徐世绩等汉贼胁迫淮安王,或更以淮安王性命为威胁,招降修化、平夷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