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善仁、薛收、侯友怀对李善道宽容俘臣的做法,早已见惯。

  薛世雄更是亲身经历。

  诸人对李善道这般对待张善相,皆是无有异议。

  李善道起身,步至堂中的沙盘前,俯瞰良久,说道:“陈敬儿与罗士信等在开封左近数战,多占上风,开封日危;王薄到北海,与綦公顺合兵后,已下高密,正攻入琅琊郡,徐圆朗被迫遣兵往援;徐州方向,我军亦出,掠丰、沛,孟海公分兵扼守各处据点,疲於应付。如今,高延霸又连破宛丘之援,东南震动。”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诸人,“现下河南、山东,已是遍地开花,我军处处进逼,对魏军的形势,可谓相当不利。”手指落在管城的位置,“管城的魏军主力,虽至今尚还未动,但宛丘告急,东南糜烂,郑颋、贾润甫还能坐得住多久?料不久之后,他俩必就会出兵援宛丘。

  “方下唯一所虑者,是李密接下来的反应。探报言,王世充百般推诿,至今未出兵陕虢,李密顾虑一旦他大举北进荥阳,王世充可能会抄其后路,故他当下还没有大举进援管城之举动。

  “然随着东南局势、山东局势的越来越不利於他,李密必会愈发焦灼,依我料之,只怕离他再援管城之时已不远。区别只在於,他援兵的规模大小。这一点,不可不虑!”

  他顾盼诸人,说道,“我意,就下边的军事部署,可以两手进行。一方面,管城魏军一动,无论是南下宛丘,还是东援开封,荥阳就将空虚,宜令封丘我部、白马驻兵,做好进攻酸枣、阳武之准备。斥候加倍,紧盯管城魏军动向,只要其兵马一动,就立刻发起攻势,不得有误!

  “其二,加派细作,严密探查李密在洛口的动向,其军力调动、粮秣转运,务必巨细靡遗,随时来报!若有异动,我军可提前做好应对之备。”

  “谨遵王命!”薛世雄、李善仁、侯友怀等齐声应诺。

  两道指令由薛收起草,形成文书,火速送出。

  初雪过后的寒风,从掀开的门幕缝隙中钻入,扑在脸上,冰冷刺骨。

  李善道深深吸了口这凛冽的空气,透过帘隙,目落院中积雪的抖擞松柏,精神却为之一振!

  ……

  同一场寒风,在数百里外的洛口城李密大营,刮得更加猛烈。

  营寨的旗帜被扯得笔直,发出猎猎的哀鸣。

  李密裹着厚重的裘氅,刚刚巡视完几个营地归来,脸颊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眉梢鬓角都结着细小的冰晶。他坐入席上,靠近熊熊燃烧的炭盆,伸出几乎僵硬的双手烤火。

  亲兵奉上滚热的肉羹,他啜饮几口,一股暖流下肚,才觉得活泛了些。

  然而,身体的回暖却驱不散心头的深深忧虑。

  降隋之举,虽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军中暗流涌动,军心至今尚未稳住。

  适才巡营,士卒们行礼如仪,眼神中却少了往日的热切,多了几分疏离与茫然。

  更让他忧心如焚的,是不断从东南、山东传来的告急文书。

  宛丘被围,几路援军被高延霸接连击破,连张善相都被生擒!开封岌岌可危!琅琊告急!徐州方向也频频受扰!整个河南、山东,他的大后方,正被李善道以多点开花的凌厉攻势,撕扯得千疮百孔,而作为他稳定河南、山东局势的管城驻军,却因兵少之故,迟迟不能出援。

  “王世充,这匹夫!”李密将汤碗重重顿在案上,汤汁溅出少许。

  洛阳城里的这个昔之对手、今之“同僚”,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子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子曰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