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文智及落目的此阵阵中,两面将旗飘扬。

  一面小些,上绣着黑字“南皮公、大将军高”;一面大些,亦黑字,上绣着“上柱国、信都公窦”。——南皮县公、大将军,是高雅贤的封爵、勋官。“大将军”也者,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之下,就是大将军,品秩为正三品,在勋官中,位次不低,堪称显贵。当然,比之高雅贤在窦建德帐下时的地位,还是差了一截。他为窦建德臣属时,勋官系柱国这一等。

  从将中,有人注意到了他的视线,便凑近说道:“大将军,却不知窦建德今日会何时倒戈?”

  “你这话问的就外行了!”宇文智及指点此将,说道,“两军对阵,其虽已投我,岂能轻易就倒戈?又岂能预先定下时辰?必待战局胶着,方能见机行事。但可以肯定的是,窦建德今日必会倒戈!又可以肯定的是,今日此战,我王师既有内应,复准备充足,我阿哥调了精锐步骑万人增援我军,必能一举击溃李贼,让其见识我王师之威!”摸着胡须,得意地仰起了脸。

  瞧其架势,似乎是已取得了胜利。

  诸从将、从吏中,本是大部分不知窦建德投诚此事,直到今早出兵,方才从宇文智及口中得悉。不少人还在消化这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这时闻得宇文智及此话,不论是还在消化消息者,抑或是也已对胜利满是信心者,无不纷纷点头,阿谀之词不绝而出,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有的说:“悉赖大丞相、大将军威德远播,才能令窦建德归心!”

  有的说:“大丞相、大将军运筹帷幄,贼兵早已胆寒,今日一战,定教李贼灰飞烟灭!”

  宇文智及抚须,哈哈大笑。

  侍吏奉上冰镇的蜜水,请他饮用。宇文智及坐上胡床,便一边啜饮蜜水,早上已然颇热,使唤壮汉摇扇卷风,一边继续观望对面的汉军各阵,等待宇文化及进战的军令下达。

  ……

  宇文化及正在城北营中的望楼上,亦在观望汉军阵容。

  “李贼今日出战各部兵马,看起来比前两次出战都多了些。”他瞧了半晌,得出结论,说道。

  唐奉义擦着汗,说道:“大丞相,前两次李贼出战,尽管皆被我军击退,但其也各有斩获。想来应是因此,是故今日李贼增兵,以求一搏。不过我军今日精锐尽出,却胜算依然在我!”

  此话说的颇为委婉。前两次交锋,汉军不说大获全胜,也是占了相对的优势。“皆被我军击退”云云,更是无从说起。两场鏖战,最后都是汉军主动地撤兵。

  但这话,宇文化及爱听。

  “正是如此。”宇文化及按着扶栏,踮起脚尖,越过永济渠波光粼粼的渠面,望向城东的汉军诸阵,隔得太远,他看不到窦建德、高雅贤的将旗,只能望见出战的城东汉军一字排开,列了五个方阵,远观之,各阵俱是阵型整齐,矛、铠甲的反光,星光似地在尘土中时隐时现。

  他望了片刻,接着说道:“城东今日出战的汉军,得有万把子步骑?”

  唐奉义答道:“禀大丞相,据探报,城东今日出战的汉军确约万人。大丞相是在观望窦建德、高雅贤营阵的情况么?窦、高部之阵,从西往东数,位置在西边的第二位。”

  “就是说,窦建德、高雅贤之阵,与李文相阵间,隔着一阵。”宇文化及略显担忧,说道,“这样的话,其阵就算临阵倒戈,唐公,是不是对李文相阵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唐奉义一听宇文化及此话,就知忧心所在,说道:“大丞相是不是在担心,当我城东主力进攻李文相阵时,窦、高阵可能会因为没有与李文相阵相邻,而起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子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子曰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