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对这个所谓的袁世振毫无感觉,又不是袁世凯,官职也不高,刘一燝要复就复吧,其实这都不用专门向自己请示。



不过按察使已经并入大理院了,一个法官对盐政莫非还有什么了不得的心得?



“可以。刘先生为何起复此人?”



朱慈炅对御案上的牛雕更感兴趣,那是“牛拦山”。谁用桐油保养的?居然没有擦均匀,牛尾巴弯曲处还留有油渍。一定是袖姨,不,更可能是粗心大意的卢九德。



朱慈炅将“牛拦山”拿到身边,顺手抓起皇极殿大学士刘一燝写给中极殿大学士黄立极的信封,小心的擦去油渍。



这可是天启爸爸的遗物,只有见到这两座牛雕,朱慈炅才感觉自己是个孩子。其他任何时候,他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表现皇帝的威严,智慧,担当和决断。



刘一燝没有注意到他的重要书信被小皇帝当抹布了,低头回忆。



“袁世振字抑之,是湖广蕲州人,较老臣晚一科进士。万历四十五年,两淮纲盐法就是此人首倡。陛下行变法,或许会欣赏此人。士林赞曰:其变法,为智者所不及谋,为愚者所共知。”



刘一燝神色有些颓废,袁抑之为士林所赞,他刘季晦现在为士林所臭了。



小皇帝的诸多政策,外间全是刘一燝背锅。他自比周公、张居正,士林骂他霍光、晁错,一片口诛笔伐。



刘一燝觉得钱士升是东林叛徒,东林中人觉得他刘一燝才是附逆阉党。



你刘一燝既然已经在南京当政,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还不清算阉党,反而顾秉谦施凤来这两王八蛋还能死灰复燃。



刘一燝头大得很,他的苦恼一点也不比朱慈炅少,两面不是人啊。



你们这帮白痴见过小天子吗,一天到晚逼逼赖赖,三岁亲征难道是假的,小皇帝亲手杀人你们以为是谣言,动动你们的猪脑子吧。



朱慈炅重新摆好“牛拦山”,他和刘一燝君臣俩讨论国事都是各想各的,完全不同频。



“哦,朕想起来了。先前毕先生也推荐过此人,说他有经济之才,朕那会忙着打仗,把这事给忘了。既然是老臣,需要给个大官吗?”



刘一燝愣了一下,使劲回忆,他离开朝堂也有几年时间,完全不记得袁世振致仕时是什么官了,但肯定不大。



“陛下不是要改革官制吗,老臣觉得,给个户部税务郎中应该足够。不过,税兵他可能管不了,主管税政可能非常合适。”



朱慈炅点点头。



“可以,刘先生看着安排吧。那他不是要去北京?”



刘一燝赶紧纠正。



“陛下,新官制先于南直试行三年,不去北京,就在南京。草案里特别注明了的。”



朱慈炅愣了,原来你们讨论五天就弄出来个南直试行三年?他很想发火,但很快深深呼吸了一下。



特区先行也不错,这是成熟的改革方案。不着急不着急,步子太大要扯着蛋,老刘果然是老成谋国的,朕这性子要不得。



调整完心情,朱慈炅对刘一燝露出可爱微笑,清脆童音。



“依先生所奏。”



一瞬间,这五个字让刘一燝有些恍惚。天启帝当年刚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世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世遗并收藏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