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蹲坐水边。



“铜存量有点不足,其他都够。银币存银也够,奴婢本来以为甘肃礜石可能不够,没想到那边太积极了,挖了一大批。但用量其实很少,十年怕都用不完。现在还在北京,过几天就能全部送到。”



朱慈炅叹息了下。



“他们穷啊,能挖石头赚钱,人家还不积极点。放开收吧,就算用不上,存着也没坏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至少能让当地老百姓赚一笔。”



曹化淳连忙点头。



“陛下仁德。不过这东西提炼都有毒,不知道他们挖矿会不会中毒?”



朱慈炅摇头。



“不一样,高温才会有毒。来年初你能拿出多少通宝多少银币?”



曹化淳轻松神情一下凝固。



“皇上,奴婢已经尽全力了。钱币铸造厂现在已经有一万两千人了,水车风车都布满了九乡河,大家都说那里是南京新景呢。”



朱慈炅只是看着他,没有说话。



曹化淳搔首低头。



“小通宝约能成八十万,大通宝三十万,银币二十万。”



朱慈炅叹息了下。



“不要紧,慢慢造就好。银币对普通百姓影响不算大,发行时有二十万其实差不多了,毕竟还在一直铸。



通宝严重不够啊,南京加了这么多人,都要付工钱的。你这点通宝,水花都溅不起来,更别说还要满足全国的需要。铜不够,武器厂的青铜大炮先停了。”



曹化淳连忙解释。



“皇上,其实不用。北京户部和工部都有大量存铜,宫里其实也有,但他们说就算合并也应该在北京铸币,没有南京铸币的道理,所以都没有送过来。”



朱慈炅有几分错愕,又有些许无奈。



“那你找机会在北京办个分厂吧,不许北京方面的人插手,安全保障让卫时忠和曹鸣雷协助你。户部银行和工部银行有人存银了吗?”



曹化淳连忙点头。



“有的,有很多南直官面的人物,比如顾老先生和孙慎行、董其昌这样的朝廷高官,也有皇店在南直商事上的合作伙伴,比如程璧、沈鄘这样的,存银还不少。



沈船主就通过两京汇兑,在北京取了三万银子,他们昨日回来,还大赞两部银行方便。不过,福字银行虽然合并进了户部银行,苏杭五家联保和一些寺院存贷依然存在,他们对两部银行很有怨言。”



朱慈炅笑了。



“多开几家分店,你们在重要的州府都建立了网络,该选谁,商人们都很聪明的。不过这件事,诚信比黄金更贵,皇家银行的监管也要发挥作用。不管那个分店,投诉部门都要标注在显眼位置。



至于那些放贷的,顾老先生还没打击到他们吗?”



曹化淳也笑了。



“顾老先生忙着整顿青楼呢,打击高利贷是施先生在做。施先生的人脉比较广,做起来比较慢。不管怎么说,南京这边和松江i都比较老实,苏州地太贵,我们还没有进场。”



朱慈炅尽量让自己显得温和些。



“行,铸币这边除了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世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世遗并收藏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