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服殿墙壁的题诗,“日新敢破千秋法,世易何拘百代才?”



不得不承认小皇帝的确妖,妖到让天才都自惭形秽,又是一联佳句啊。



再想到刘一燝那里传出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宗道感觉到浓浓的革新意味迎面压来的同时,也有一种无力的衰老感油然而生。



如果朱慈炅在现代,肯定会被拿去切片。



但在大明,即便是刘一燝、来宗道这样的聪明人,也时不时要对小皇帝产生一种天命真人的内心膜拜。即便是自己一时无法理解的朝政,也会下意识的认为皇帝自有他的远见。



来宗道沉默了,开始回味小皇帝的这联诗。



不得不说,大明士大夫自有其风骨,文学艺术造诣普遍不弱。



却听朱慈炅又对徐光启开口。



“铜矿,德兴就有。朕相信火药和钢材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采矿技术进步一大截,投入人力后,产量应该足够铸币。



银币,的确有些困难,不过朕最近收到了勋贵和亲王们的存银,加上朝廷开采,商人兑换,短期内问题也不大。



再说,西洋人的银矿可能还能坚持两年才会枯竭,如果有可能,重启银币在佛郎机本土流通也不是不能接受。



当然,徐阁老的担心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这也是朕要不惜代价打造海军的原因。吕宋有大铜矿,日本有银山,诸卿记在心里就行了。”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眼睛都一亮,四个军事参谋包括马上卸任的杨嗣昌都有些小激动。



大铜矿,有多大?



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有铜矿,要派人过去。不过,似乎好像佛郎机人已经占领了那里,要出兵赶走。



银山,那必须得扛回大明。



他妈的丰臣秀吉进攻我大明朝鲜的仇恨还记忆犹新,这口锅,德川家必须背起来。太祖定的不征之国,先找你这好末孙,他连皇明祖训都改了,还烧给你了的。



唯有马士英有些懵逼,皇帝怎么知道的?



但看这架势,好像没有人怀疑。呸,怎么能怀疑皇上呢。



刘一燝沉默了许久,再度开口。



“正如陛下所说,货币关系民生和大明的方方面面,银行既然要建,那么就必须在内阁指导下进行,不能搞个独立机构。陛下,臣建议由南户部侍郎吕图南与杨嗣昌一起参与筹备。”



杨嗣昌暗骂一声,不出所料,还没建呢,摘桃子的就来了。



来宗道和徐光启纷纷点头附和。



“的确。”



“应该。”



朱慈炅倒是不在意这个了。



“可以。毕竟是一个全新机构,遇到问题要会同内阁户部工部多方讨论商议,必要时,让北京户部也来商议下。关于银钱今天就先讨论到这里,翁卿记录好了吗?”



握着炭笔急书的翁鸿业抬起头,很认真的点了下头。



朱慈炅坐在御座上看着刘一燝。



“钱粮,钱粮。第一件事是银钱,第二件事就是粮食了,刘先生能记住吗?”(2/2)

章节目录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世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世遗并收藏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