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眸中有光,小脸上露出喜色。沈廷扬家的沙船、魏国公的外洋船队,李国助的李旦势力,朕竟然拉起了三只海商力量。



其中魏国公的船队最可靠,是徐维志的外室孙子徐文西率领的,算是徐弘基的亲侄子。他们走的日本线,和小佛朗机人有勾连。



不过这只船队不大,只有三十艘福船和一些小鸟船,八百多人,其中大多是南直贫穷军户。因为和郑芝龙的贸易线冲突,说不定哪天就被他围殴消灭了。



徐弘基这只船队能够存在,不过是郑家集团知道魏国公是背后主人,没有特别为难他。一旦郑芝龙断绝了回归大明的心思,处境也很危险。



其实朱慈炅整编南直卫所,分发皇田,军籍转民,徐弘基就基本玩不下去了,他藏着也没用,船员都吵着要上岸。



李国助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力量其实也不大,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也不过五十多艘船,一千多人。他的船大部分属于鸟船,福船只有三艘。



这股海上力量只是从理论上属于朱慈炅,因为李国助只有一个伴当和他本人,他说的东西,没人看到过。



但沙船帮不一样啊,既然敢称帮,他们的少说也是上万人,大小船只不得几百艘。朱慈炅隐约记得沙船帮是仅次于郑氏集团的海上力量,大明第二海上势力。



朱慈炅心中热切,但笑容温和。



“令郎现在所居何职?”



沈鄘有些恍惚,还以为自己儿子见过皇帝呢。



“先前是制诰房中书,不过先前收到他信,说这次京察可能要调整。”



沈鄘没有说出口的是,儿子来信是要钱的。沈家虽然不缺钱,但这官当得太亏本了。赶上三年一次的京察,大大的出了口血,再加上平时上供,沈廷扬那点俸禄还不如不拿。



但沈家需要朝中有人啊,好不容易捐的国子监,花不小代价弄到的中书,都投入那么多了,只能含泪追加啊。大明当官这门生意,比股市还黑。



朱慈炅保持笑容,看向倪元璐。



“中书好啊,这位倪大人可是令郎直属上官,你们下来可以交流交流。”



沈鄘连忙冲倪元璐点头哈腰,半身离座。



倪元璐莫名其妙,自己什么时候管中书了?中书不是翰林院在管,翰林学士贺逢圣才是这人上官吧,自己管的只是天工院中书,但天工院中书和两殿中书是一回事吗?



朱慈炅当初不满翰林院,弄出个天工院中书,让大明中书舍人这个官完全变味了。中书科早就不存在了,但中书舍人还在,从七品,二十人,本来是可以用钱买到的官职。



但翰林院的检讨、编修这种七品官摇身一边也能成中书,甚至翰林修撰翁鸿业这样的从六品翰林官也能成中书,直接导致了中书舍人这个官职一片混乱。



内阁也加了把火,他们都喜欢用翰林出身的中书官,身边中书清一色的有翰林背景。现在的中书舍人可香了,沈廷扬这种买来的中书舍人,光要继续留任都价格不菲。



要知道,袁继咸先前也是中书,一下就成操江、都堂了,从七品直接升从三品,还是实权官,坐火箭都没这么快的,再不满也只能背后哔哔。



都是中书,虽然没有天工院前缀,咱们不升七阶升两阶不过份吧?



朱慈炅热情洋溢,终于问出了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世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世遗并收藏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