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辽东不能继续投入了,军事上应该量力而行,收缩防线,同时在岛上布置反击力量,对后金进行经济封锁。



朱慈炅对他刮目相看,这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家伙啊。同时也终于知道为啥他不受待见,名声烂大街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他鼻涕虫的雅号。



你这是要挖辽东那群明贼的根啊。



以山海关为左手盾,以海路为右手剑,这其实很有战略眼光,至少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是把泱泱大明当成不可侵犯的天朝上国,很有大明现实的考量。



关键是,他很还看重海军,提出要造能装红夷大炮的大船,海路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反击的力量将迫使后金不敢轻动。



朱慈炅对他很满意,大司马的位置给他了。



当然,朱慈炅也知道,阎鸣泰实现不了他的战略,内阁的孙承宗就是压在他头上的大山。



而且,所谓的“左手盾”也是笑话——大明防线太长了,处处漏风。你拿透明块玻璃也能当盾牌,又没有防弹钢化,一碰就碎啊。



所谓的“经济封锁”,你封锁吧,再封锁几年,鞑清啥都有了,他们也是中国人啊。对付中国人,绝对不能用封锁这招。



你越封锁,蝗商们越兴奋,到时就不是八大,而是无数大了。搞经济战,老阎你退下,这是朕的专长。



你觉得多造战船,造大战船可以搞定建奴是吧,朕也是这么想的,求同存异嘛。军费那么多,你要拿点出来造船好啊,越多越好。就凭这一点,活该你当大司马,朕挺你。



或许,阎鸣泰不是什么大才,但绝对是被历史低估的人物。有点眼高手低也不要紧,中央官员要的就是眼高,又不需要你亲自到地里刨食,更何况阎大司马放得下身段啊。



可惜,阎鸣泰出门没有看黄历,他上任选了个最烂的时候。



崔呈秀一出事,兵部这个烂摊子瞬间垮了一半。



魏云中一个人顶不住,头发都愁掉了好多,熊明遇这个右侍郎比阎鸣泰也就早两天从南兵部调来。



两个侍郎其实都多少有点看不上阎鸣泰,不过有了主心骨就是好,管他呢,有人在前面扛雷不好吗?比如,宁远这破事。



大司马带着两个少司马在大会议室遇到了刘一燝,连忙施礼。



刘一燝点了下头算是回应,手中书写不停,不知道在忙啥大事。



“记得不要超过半个时辰,这是张景岳和任太后的吩咐,别逼老夫进来拎你们出去。汝玉,把沙漏给他们摆上。”



啊,现在见皇帝都控制时间了吗?这就开始了?刘阁老你有点不讲武德了哈。话说张景岳是谁?和张太岳什么关系?兄弟吗?这么牛逼。



三个人被田维章引进后殿,有些傻眼,皇帝还在接见人,那我们时间不白白浪费了吗?



“阎卿,魏卿来了啊,这位是熊卿吧?”朱慈炅不管内心如何,至少面色是沉静的,多少进步了一点。当然还远远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生死不从于天。



“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位司马集体下拜。这地方,御书房啊,太高大上了,三个人都是第一次来,连阎鸣泰都只捞到过御花园接见。



“免礼,入座吧。给你们介绍下,孙传庭,朕的军事参谋。”朱慈炅很随和,他的御案上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独孤世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孤世遗并收藏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