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仔细琢磨,觉得范慎年轻的时候不是不想出山,而是实在没有机会。



上一世的东吴,完全就是一个股份制的帝国。



孙氏是董事长,江东各大世家是大股东。



所有的权势和向上通道,都把持在世家豪门手中,范慎出身低微,如何能有他出头的机会?



哪怕范慎才华大过天,也得老老实实窝着。



袁耀猜测,范慎最后能出头,应该是凭借才华交好世家子弟,成为一方名士。



而后以名士的身份,结交孙登,得到大吴太子孙登的赏识,一步步走上仕途。



其中之艰难,自不必说。



如今范慎能走科举入仕,对他来说简直是捷径中的捷径了。



这也正是袁耀开科举的目的。



让天下人才,皆能为己所用。



而不是因世家的关系被压抑,最后自己只能任用世家子弟,坐看士族坐大。



袁耀将进士名单递给尚书令李儒道:



“名单没什么问题,尽快安排殿试吧。”



李儒躬身应道:



“臣遵命。”



十日后,大乾天子袁术与太子袁耀在登龙殿召见大乾进士,开殿试。



殿试之中,当选出前三甲,也就是大乾的状元、榜眼、探花。



学子们入殿之后,同时对袁术拜道:



“吾等拜见陛下,陛下千秋无期!



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



袁术身披皇袍、手捧玉玺,乐得合不拢嘴。



这么多天下顶尖的人才向自己朝拜,太子这科举办得好啊,以后还得办啊!



“众卿平身,都起来吧!”



说是殿前面圣,其实主要考核这些学子的人,还是袁耀。



袁术自从看错了杨弘之后,觉得自己选人的水平实在是不太行。



他现在只信亲儿子袁耀,别人说什么都信。



袁耀说谁是人才,那他必然就是人才。



旁人说什么都不好使。



按照袁耀上一世明清科举的模式,殿试学子当分为三甲。



一甲一共有三名学子,成为进士及第,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三甲分别有若干名,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不过袁耀觉得这样的规则实在太麻烦了,都快把他给弄懵了,更不要说不熟悉科举制度的学子们了。



一味模仿上一世的古制未必好,对袁耀来说,化繁为简才是最好。



所以袁耀彻底取消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说法。



还有举人通过会试考核,称贡士的说法,也统统被袁耀取消。



凡是通过尚书省考核者,一律称进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