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做的不是人干的事,这个心理作用也就免了吧,佛教不是收了你的香火钱就保佑你做的任何事的,如果这样那佛教就成了收保护费的黑恶势力了。”他说道。



“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宁致远钦佩的说道。



“你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马上要走了,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下自己多年以来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多少年来,我都希望自己能早点将一些自己的心得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我想让他们能更早的明白些书本上学不到的道理,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焦虑和忧愁,失败与挫折。



我在课堂上一直这样讲,要想让自己不被担心和恐惧包围,就要把担心和恐惧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只停留在情绪上,如果你担心摔倒,那就走慢点,带好护膝,护肘,而不是只停留在原地担心。



如果担心做一件事会失败,解决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失败的应对,而不是不去做,不去冒险。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事,难免会让人担忧,但成功不单纯是因为你的努力,还要体现在行动的准备上,而不是停留在情绪中。



有时候我们要学会提高期待,但降低预期,我们要相信我们所能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努力后顺其自然的答案,努力的意义从来不是必然成功,而是不留遗憾。



一件事出现,如果只抱怨,他就只是一件坏事,如果能因此做一些改变,他就只是暂时的坏事,长期的好事,比如生病是提醒你健康的可贵,遇见烂人是教会你人际关系的处理,事情的暂时失败是为了帮你补足思维漏洞。



人这一辈子,一点波澜没有一路顺风顺水的概率很低,最后有的人在执念中走不出来,有的人却变的越来越强大,更多时候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



人生之路从不平坦,只有迎万难,才能赢万难,世界观也好,人生观也好,价值观也好,都离不开认知的提高,而认知的提高,无非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耐心的跟宁致远说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有句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宁致远说道。



“是的,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



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心可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心可安并收藏自由与枷锁之囚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