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7章



“无妨,这支朝廷官军不是很强,只要咱们击败了他们,打到苏州、杭州去,何愁后勤补给?”



话音刚落,林言就进来汇报。



“舅舅,外面有一文士,自称乃是越州观察使崔璆的族弟崔政,作为使者前来招安。”



“招安?”黄巢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起义军都被唐军打得屁滚尿流了,大唐居然会在这种时候进行招安?



黄巢想了想,道:



“让那使者进来吧。”



很快,使者崔政入内,对着黄巢拱手行礼。



“见过黄巢将军,实不相瞒,我此次乃是奉我族兄越州观察使崔璆之命前来招安。”



黄巢上下打量了一下崔政,发现此人长得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极有读书文雅儒士之相,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厌恶。



“你是清河崔还是博陵崔?”



崔政闻言立刻昂首挺胸,露出自傲表情。



“不才乃是出自清河崔氏门下。”



清河崔氏,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之一,大唐最顶级的门阀。



就连大唐皇帝唐文宗为太子求娶清河崔氏嫡女为将来皇后,清河崔氏也直接拒绝。



理由——你李唐皇族配不上我崔氏嫡女!



黄巢冷笑一声,道:



“天下谁人不知老夫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你是送脑袋来给老夫砍的?”



崔政表情顿时变得僵硬,过了好几秒才干笑道:



“将军,朝廷是真心想要招安。”



“将军一路挫败,难道真的要顽抗到底吗?”



“恕崔某直言,那样的话将军的结局只有灭亡。”



黄巢身边的诸多部将们听了,也颇为意动。



秦彦开口道:



“大将军,兄弟们一路转战几千里,打了这么多恶仗,真的太累了。”



毕师铎也道:



“大将军,若是能跟朝廷和解,大家解甲归田当一个富家翁,不失为一条出路。”



黄巢闻言心中大怒。



这两个蠢货,竟然在谈判的时候公开拆我的台?



但秦彦、毕师铎各自麾下兵马数千,对黄巢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战力,他也没办法直接翻脸。



便在此时,黄巢心中突然一动,道:



“好,招安可以招安,但我需要大唐朝廷至少封给我一个节度使。”



“我家就在山东,便封我为山东天平军节度使吧。”



崔政闻言有些为难,但并未立刻拒绝。



“将军的话我知道了,我会即刻请我兄长转达朝廷的。”



黄巢嗯了一声,淡淡道:



“为表示诚意,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军就驻扎于此,不会主动出战。”



等崔政和其他诸多起义军先后离开,黄巢儿子黄存忍不住道:



“爹,您怎么能同意招安呢?”



侄子林言也道:



“舅舅,这招安明显是朝廷的缓兵之计,朝廷不可能相信我们的。”



黄巢微微一笑,抚着白须道:



“谁说老夫一定会投降唐廷的?”



“呵呵,唐廷能用缓兵之计,难道老夫就不能了?”



“黄存、林言,接下来的一个月你们要多派人在附近搜集粮草,重整军备军心,随时等待老夫的命令!”



【面对唐廷的招安,黄巢非常机智地利用谈判来拖延时间,好让自己麾下因为连续失败和转移而变得疲惫不堪的起义军重整旗鼓。】



看到这里,唐初世界之中的李渊顿时怒了。



【唐高祖李渊:这崔璆是个傻子不成?明明黄巢都已经穷途末路,为什么不直接将其剿灭,还要招安!必须杀了黄巢才能解决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这些后世的大唐子孙和官员们脑子都傻掉了?若是没有别的原因,朕真的没话可说了。】



【汉武帝刘彻:你们别这么激动,眼下这个招安只不过是两名大唐官员私下商议的结果,能不能成为朝廷国策还两说呢。】



【秦始皇嬴政:所以黄巢过江之后,江北的唐军真的就不追了……】



【汉高祖刘邦:这些节度使的地盘观念是真强啊,难怪会被称为藩镇,啧啧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长安,御书房。



十七岁的李儇打着哈欠坐在龙椅上。



最靠近李儇的位置坐着田令孜,以及其他三位宰相。



豆卢瑑表情极为严肃地开口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沙陀人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又在祸乱大唐北部边境,太原告急!”



第5347章



“无妨,这支朝廷官军不是很强,只要咱们击败了他们,打到苏州、杭州去,何愁后勤补给?”



话音刚落,林言就进来汇报。



“舅舅,外面有一文士,自称乃是越州观察使崔璆的族弟崔政,作为使者前来招安。”



“招安?”黄巢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起义军都被唐军打得屁滚尿流了,大唐居然会在这种时候进行招安?



黄巢想了想,道:



“让那使者进来吧。”



很快,使者崔政入内,对着黄巢拱手行礼。



“见过黄巢将军,实不相瞒,我此次乃是奉我族兄越州观察使崔璆之命前来招安。”



黄巢上下打量了一下崔政,发现此人长得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极有读书文雅儒士之相,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厌恶。



“你是清河崔还是博陵崔?”



崔政闻言立刻昂首挺胸,露出自傲表情。



“不才乃是出自清河崔氏门下。”



清河崔氏,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之一,大唐最顶级的门阀。



就连大唐皇帝唐文宗为太子求娶清河崔氏嫡女为将来皇后,清河崔氏也直接拒绝。



理由——你李唐皇族配不上我崔氏嫡女!



黄巢冷笑一声,道:



“天下谁人不知老夫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你是送脑袋来给老夫砍的?”



崔政表情顿时变得僵硬,过了好几秒才干笑道:



“将军,朝廷是真心想要招安。”



“将军一路挫败,难道真的要顽抗到底吗?”



“恕崔某直言,那样的话将军的结局只有灭亡。”



黄巢身边的诸多部将们听了,也颇为意动。



秦彦开口道:



“大将军,兄弟们一路转战几千里,打了这么多恶仗,真的太累了。”



毕师铎也道:



“大将军,若是能跟朝廷和解,大家解甲归田当一个富家翁,不失为一条出路。”



黄巢闻言心中大怒。



这两个蠢货,竟然在谈判的时候公开拆我的台?



但秦彦、毕师铎各自麾下兵马数千,对黄巢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战力,他也没办法直接翻脸。



便在此时,黄巢心中突然一动,道:



“好,招安可以招安,但我需要大唐朝廷至少封给我一个节度使。”



“我家就在山东,便封我为山东天平军节度使吧。”



崔政闻言有些为难,但并未立刻拒绝。



“将军的话我知道了,我会即刻请我兄长转达朝廷的。”



黄巢嗯了一声,淡淡道:



“为表示诚意,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军就驻扎于此,不会主动出战。”



等崔政和其他诸多起义军先后离开,黄巢儿子黄存忍不住道:



“爹,您怎么能同意招安呢?”



侄子林言也道:



“舅舅,这招安明显是朝廷的缓兵之计,朝廷不可能相信我们的。”



黄巢微微一笑,抚着白须道:



“谁说老夫一定会投降唐廷的?”



“呵呵,唐廷能用缓兵之计,难道老夫就不能了?”



“黄存、林言,接下来的一个月你们要多派人在附近搜集粮草,重整军备军心,随时等待老夫的命令!”



【面对唐廷的招安,黄巢非常机智地利用谈判来拖延时间,好让自己麾下因为连续失败和转移而变得疲惫不堪的起义军重整旗鼓。】



看到这里,唐初世界之中的李渊顿时怒了。



【唐高祖李渊:这崔璆是个傻子不成?明明黄巢都已经穷途末路,为什么不直接将其剿灭,还要招安!必须杀了黄巢才能解决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这些后世的大唐子孙和官员们脑子都傻掉了?若是没有别的原因,朕真的没话可说了。】



【汉武帝刘彻:你们别这么激动,眼下这个招安只不过是两名大唐官员私下商议的结果,能不能成为朝廷国策还两说呢。】



【秦始皇嬴政:所以黄巢过江之后,江北的唐军真的就不追了……】



【汉高祖刘邦:这些节度使的地盘观念是真强啊,难怪会被称为藩镇,啧啧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长安,御书房。



十七岁的李儇打着哈欠坐在龙椅上。



最靠近李儇的位置坐着田令孜,以及其他三位宰相。



豆卢瑑表情极为严肃地开口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沙陀人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又在祸乱大唐北部边境,太原告急!”



第5347章



“无妨,这支朝廷官军不是很强,只要咱们击败了他们,打到苏州、杭州去,何愁后勤补给?”



话音刚落,林言就进来汇报。



“舅舅,外面有一文士,自称乃是越州观察使崔璆的族弟崔政,作为使者前来招安。”



“招安?”黄巢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起义军都被唐军打得屁滚尿流了,大唐居然会在这种时候进行招安?



黄巢想了想,道:



“让那使者进来吧。”



很快,使者崔政入内,对着黄巢拱手行礼。



“见过黄巢将军,实不相瞒,我此次乃是奉我族兄越州观察使崔璆之命前来招安。”



黄巢上下打量了一下崔政,发现此人长得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极有读书文雅儒士之相,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厌恶。



“你是清河崔还是博陵崔?”



崔政闻言立刻昂首挺胸,露出自傲表情。



“不才乃是出自清河崔氏门下。”



清河崔氏,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之一,大唐最顶级的门阀。



就连大唐皇帝唐文宗为太子求娶清河崔氏嫡女为将来皇后,清河崔氏也直接拒绝。



理由——你李唐皇族配不上我崔氏嫡女!



黄巢冷笑一声,道:



“天下谁人不知老夫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你是送脑袋来给老夫砍的?”



崔政表情顿时变得僵硬,过了好几秒才干笑道:



“将军,朝廷是真心想要招安。”



“将军一路挫败,难道真的要顽抗到底吗?”



“恕崔某直言,那样的话将军的结局只有灭亡。”



黄巢身边的诸多部将们听了,也颇为意动。



秦彦开口道:



“大将军,兄弟们一路转战几千里,打了这么多恶仗,真的太累了。”



毕师铎也道:



“大将军,若是能跟朝廷和解,大家解甲归田当一个富家翁,不失为一条出路。”



黄巢闻言心中大怒。



这两个蠢货,竟然在谈判的时候公开拆我的台?



但秦彦、毕师铎各自麾下兵马数千,对黄巢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战力,他也没办法直接翻脸。



便在此时,黄巢心中突然一动,道:



“好,招安可以招安,但我需要大唐朝廷至少封给我一个节度使。”



“我家就在山东,便封我为山东天平军节度使吧。”



崔政闻言有些为难,但并未立刻拒绝。



“将军的话我知道了,我会即刻请我兄长转达朝廷的。”



黄巢嗯了一声,淡淡道:



“为表示诚意,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军就驻扎于此,不会主动出战。”



等崔政和其他诸多起义军先后离开,黄巢儿子黄存忍不住道:



“爹,您怎么能同意招安呢?”



侄子林言也道:



“舅舅,这招安明显是朝廷的缓兵之计,朝廷不可能相信我们的。”



黄巢微微一笑,抚着白须道:



“谁说老夫一定会投降唐廷的?”



“呵呵,唐廷能用缓兵之计,难道老夫就不能了?”



“黄存、林言,接下来的一个月你们要多派人在附近搜集粮草,重整军备军心,随时等待老夫的命令!”



【面对唐廷的招安,黄巢非常机智地利用谈判来拖延时间,好让自己麾下因为连续失败和转移而变得疲惫不堪的起义军重整旗鼓。】



看到这里,唐初世界之中的李渊顿时怒了。



【唐高祖李渊:这崔璆是个傻子不成?明明黄巢都已经穷途末路,为什么不直接将其剿灭,还要招安!必须杀了黄巢才能解决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这些后世的大唐子孙和官员们脑子都傻掉了?若是没有别的原因,朕真的没话可说了。】



【汉武帝刘彻:你们别这么激动,眼下这个招安只不过是两名大唐官员私下商议的结果,能不能成为朝廷国策还两说呢。】



【秦始皇嬴政:所以黄巢过江之后,江北的唐军真的就不追了……】



【汉高祖刘邦:这些节度使的地盘观念是真强啊,难怪会被称为藩镇,啧啧啧。】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长安,御书房。



十七岁的李儇打着哈欠坐在龙椅上。



最靠近李儇的位置坐着田令孜,以及其他三位宰相。



豆卢瑑表情极为严肃地开口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沙陀人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又在祸乱大唐北部边境,太原告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