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02章
白莲教是一个很特殊的教派。
早在晋朝时期,白莲教的前身白莲社就已经成立。
南宋时期,白莲教正式成立。
这个教派先是信奉佛教中的接引往生的阿弥陀佛,随后在演化中逐渐将信仰之主变成主宰未来的弥勒佛。
画面中,教主韩山童手里拿着一本《弥勒下生经》,便是白莲教的理论根基。
按照这本经书所言,弥勒佛在惩恶扬善的时候会变幻成怒目明王的形态,正式称呼是“忿明王”或者“大明王”。
韩山童作为北方白莲教的本代教主,便自称“明王转世”。
元朝初年,白莲教是被忽必烈等统治者承认的。
但后来在萨迦派的劝说下,元廷对白莲教转为打击态度。
此后白莲教就转入地下,原本全国性的组织制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散落各地的不同小组织。
韩山童是河北、山东一带的明教领袖。
湖广江西一带,如今以彭莹玉为首。
襄阳一带,以“布王三”王权为首。
徐州一带则是“芝麻李”李二的地盘。
这一次韩山童和刘福通来到河南,主要是听说镇守此地的名臣脱脱离开,于是便打算在这里寻找一些机会。
刘福通环顾四周,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老百姓比起咱们河北那边倒是好不少,教主,这可不好发展信徒啊。”
但凡能过点安生日子,老百姓都不可能会去加入一个被朝廷严厉打击的白莲教。
韩山童微微一笑,道:
“无妨。”
【说来也巧,韩山童和刘福通来到河南没几个月,一场灾难就爆发了。】
哗啦!
镜头切换,一条黄色的大河不断奔涌向东。
黄河,它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但随着上游陕西、山西地区在千百年来人类居住过程中造成的破坏,黄河的水患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严重的天灾威胁。
宋朝时期,黄河的河面就已经比大宋都城汴京城墙还要更高。
到了管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宋朝的大元,情况可想而知。
天空正在不断下着暴雨,一名吏员打着雨伞,忧心忡忡地看着面前不断加高,对两边河堤压力越来越大的河面,口中喃喃自语。
“别再下了,别再下了!”
这名小吏的愿望显然没有实现。
在暴雨的加持下,黄河水位疯狂暴涨。
终于,哗啦一声巨响,一处不堪重负的河岸被冲破了。
被束缚在狭窄河道中的滔滔大水立刻就找到了发泄的方向,疯狂地从这处缺口之中涌了出去。
房屋、树木、牲畜、人类甚至是那些低矮的丘陵,都被狂怒的黄河水所淹没。
河南地区,瞬间变成了千里泽国。
数以万计的
早在晋朝时期,白莲教的前身白莲社就已经成立。
南宋时期,白莲教正式成立。
这个教派先是信奉佛教中的接引往生的阿弥陀佛,随后在演化中逐渐将信仰之主变成主宰未来的弥勒佛。
画面中,教主韩山童手里拿着一本《弥勒下生经》,便是白莲教的理论根基。
按照这本经书所言,弥勒佛在惩恶扬善的时候会变幻成怒目明王的形态,正式称呼是“忿明王”或者“大明王”。
韩山童作为北方白莲教的本代教主,便自称“明王转世”。
元朝初年,白莲教是被忽必烈等统治者承认的。
但后来在萨迦派的劝说下,元廷对白莲教转为打击态度。
此后白莲教就转入地下,原本全国性的组织制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散落各地的不同小组织。
韩山童是河北、山东一带的明教领袖。
湖广江西一带,如今以彭莹玉为首。
襄阳一带,以“布王三”王权为首。
徐州一带则是“芝麻李”李二的地盘。
这一次韩山童和刘福通来到河南,主要是听说镇守此地的名臣脱脱离开,于是便打算在这里寻找一些机会。
刘福通环顾四周,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老百姓比起咱们河北那边倒是好不少,教主,这可不好发展信徒啊。”
但凡能过点安生日子,老百姓都不可能会去加入一个被朝廷严厉打击的白莲教。
韩山童微微一笑,道:
“无妨。”
【说来也巧,韩山童和刘福通来到河南没几个月,一场灾难就爆发了。】
哗啦!
镜头切换,一条黄色的大河不断奔涌向东。
黄河,它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但随着上游陕西、山西地区在千百年来人类居住过程中造成的破坏,黄河的水患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严重的天灾威胁。
宋朝时期,黄河的河面就已经比大宋都城汴京城墙还要更高。
到了管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宋朝的大元,情况可想而知。
天空正在不断下着暴雨,一名吏员打着雨伞,忧心忡忡地看着面前不断加高,对两边河堤压力越来越大的河面,口中喃喃自语。
“别再下了,别再下了!”
这名小吏的愿望显然没有实现。
在暴雨的加持下,黄河水位疯狂暴涨。
终于,哗啦一声巨响,一处不堪重负的河岸被冲破了。
被束缚在狭窄河道中的滔滔大水立刻就找到了发泄的方向,疯狂地从这处缺口之中涌了出去。
房屋、树木、牲畜、人类甚至是那些低矮的丘陵,都被狂怒的黄河水所淹没。
河南地区,瞬间变成了千里泽国。
数以万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