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来自钦差李星沅、广西巡抚周天爵等人的“捷报”。



“……在大湟江口击杀和俘虏贼军上千人,贼军如今已经被大清兵马四处包围无法动弹,预计旬月之内便可再有捷报送呈御前。”



看完这些奏折之后,咸丰皇帝也是松了一口气,露出了愉悦的表情。



“这些愚民,竟然被西洋人蛊惑,真真是死有余辜!”



对咸丰来说,记忆中最深刻的耻辱绝对就是鸦片战争。



连带着,对英国、法国等洋人也没有丝毫的好感。



太平军是以“拜上帝教”这个来自西方的基督教分支而出现的,咸丰自然对此深恶痛绝,巴不得太平军赶紧死!



稍微收敛了一下情绪,咸丰在奏折上批示。



“凡信此邪教者,首恶族诛,从犯全部流放边疆!”



他绝对不能允许任何来自西洋的思想,在大清的土地中发扬光大!



顿了顿,咸丰皇帝又对着杜兴国道:



“杜师傅,你对近来大清内部想要学习西洋夷人的风潮怎么看?”



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大清内部就分成了两个派别。



一派认为,大清的失败只不过是偶然现象,华夏文明的底蕴无比深厚,只需要按照华夏老祖宗们传下来的知识继续发展,就能中兴大清,再创辉煌,向英国等西洋夷人复仇。



而另外一派则通过战争意识到,英国等诸多西洋国家的确掌握了大清眼下根本就没有的技术,大清应该向西洋国家学习先进技术,这样才能实现振兴国家的梦想。



在这些支持学习西洋的大臣中,有一个人是非常让人意外的。



林则徐。



林则徐在广东地区和英国坚决的斗争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大清的不足。



被清廷重新启用后,林则徐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



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林则徐还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



而林则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



这本书记述了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国等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



在林则徐的启发下,魏源根据《四洲志》又写出了《海图国志》。



这两本书,后来成为了“洋务运动”和倭国“明治维新”的指导书籍。



这就是林则徐。



既忠诚,又有能力,而且也不盲目偏执。



他能誓死抗击英国为首的列强入侵,也能认识到大清本身的不足,放下身段努力学习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



但很可惜的是,直到林则徐病故于赴任广西钦差的路上,他学习西方技术的建议,在大清内部依然并不是主流。



因为真正能影响到咸丰皇帝决策的杜兴国,不同意!



作为正统的儒家士人,杜兴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