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为了一个非常得军心的将军。



司马迁曾经评价过李广一句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就是对李广人品的赞誉。



诚然,司马迁和李广孙子李陵交好,或许对李广会有一些滤镜。



但以太史公的人品,最多也就是稍微夸大一番,不至于颠倒黑白。



【一代名将李广,就这样戏剧性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很多人同情李广,他一生忠心为国,多次抗击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却毕生不得封侯,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人生。】



【世上又何止是一个李广呢?】



【李广自杀后,卫青和霍去病先后班师回到长安。】



镜头中,刘彻非常喜悦,下旨给了一堆的封赏。



已经是万户侯的霍去病,再度得到了五千八百户食邑的增加。



霍去病麾下的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等四人,被封为列侯。



已经是列侯的赵破奴等人,也增加了从一千到几百不等的食邑。



李广的儿子李敢也被封为关内侯。



关内侯虽然依旧逊色于最高级的列侯,可也是真正的封侯了。



李广心心念念的封侯愿望,在他儿子李敢的身上实现。



除此之外,卫青、霍去病两支兵马麾下的诸多中低级军官和士兵们也都根据各自的功劳获得赏赐。



不过,由于卫青的功劳比起霍去病而言实在是逊色太多,故而卫青并未获得食邑增加的封赏,卫青麾下也没有任何一人得以封侯。



为了表彰霍去病,刘彻还特地新增了“大司马”这一官职,由卫青、霍去病两人同时担任,并特地规定霍去病的官级、俸禄都和卫青一样。



至此,年仅二十二岁的霍去病,也成为了大汉军方的最高指挥官。



历史上当然也有比霍去病更加年轻就出任类似官职,甚至出任丞相的人。



但那些人要么要么是权臣之子,要么是外戚,要么干脆就是皇帝的儿子。



只有霍去病一人,是真正实打实地依靠自己的功劳走到了这一步。



这又为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战之后,匈奴王庭彻底离开漠南,汉军大举渡过黄河,向朔方郡到令居县的辽阔土地迁移了数以万计的军民。



这些军民在当地开通河渠,进行屯田开垦。



汉朝也由此逐渐地对匈奴漠南之地进行蚕食,一步步地占据了大量匈奴的土地。



【但如果到这里,诸位觉得这场漠南之战就彻底结束了?】



【其实并没有。】



【草原战场上的事情确实是结束了,但在另外一个并非大动干戈,却同样充满了惊险的战场上,大汉的另外一位传奇正在书写着注定会载入史册的故事。】



镜头一转,一名手持符节的大汉使者,昂首挺胸地带着大汉使团离开了长安。



他就是曾经被册封为博望侯,后来因为和李广一起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