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赵构在思考。



无论是罢免赵鼎还是张浚,赵构都有充分的理由。



罢免赵鼎的理由主要有两个。



第一,赵鼎是赵构登基至今,出任宰相时间最久的。



从出任参知政事到如今的左相,赵鼎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四年。



这其实是一件很出乎意料的事情。



一个主战派的宰相,在职时间居然比主和派的宰相们还要更久。



赵构本身就是倾向于主和派的,这些年对赵鼎的主战派方针自然多有冲突。



万一给赵鼎做宰相久了,朝廷中彻底变成主战派的天下,那可不是赵构想要看到的事情。



第二,赵鼎在上一次(岳飞第二次北伐)之中的糟糕表现。



诚然,调岳飞过来是为了护卫赵构不假,赵构也认可赵鼎的这份忠心。



但问题是,结果呢?



闹了个大乌龙,给全天下人看了个大笑话。



由于张浚极力反对,这件事情已经被搞大了,人人皆知了。



大家都知道能做出这个笑话般决定的要么是左相赵鼎,要么是皇帝赵构。



如果罢免赵鼎,正好把这口黑锅甩到赵鼎身上。



那赵构无非就是“被奸臣赵鼎蒙蔽”,情有可原。



要是不罢免赵鼎,那事情就不太好说了。



罢免张浚的理由,也有两个。



第一,张浚是右相,却在淮西之战的军国大事上竭力反对皇帝赵构和左相赵鼎的意见。



这就好像一个单位的三把手,居然在涉及单位的大事上反对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共同意见。



性质是非常恶劣的。



第二,张浚是一个比赵鼎还要更加激进的主战派。



赵鼎虽然也是主战派,但在得知伪齐大军南下的时候,第一时间想的是调岳飞来保护赵构。



这证明,赵构这个皇帝在赵鼎心中的优先级是比北伐更高的。



张浚呢?他想的竟然是全军北上,和伪齐拼了。



张浚为了北伐,甘愿冒赵构可能会陷入危险的风险。



是,这一次的结果确实是张浚拼赢了。



但下一次呢?



别忘了,张浚之前就在陕西吃过一次大败仗,把整个关中都输给了金军。



谁能保证张浚将来类似的**结果还会是赢?



赵构这一想,就是良久。



选谁,好像都对。



选谁,又好像都不对!



终于,赵构做出了决定。



他提起象征着皇帝权威的朱笔,在其中的一份奏折上做出批示:



“张卿劳苦功高,何以弃朕而去?不准。”



紧接着,赵构添了添墨,又在另外一份奏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