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嗯了一声,淡淡道:



“当年科举不曾出现之前,无论是大汉还是隋唐,始终都无法摆脱门阀的影响。”



“所谓门阀,无非就是垄断了知识的士族,以亲缘血脉代代传承,从不授予他们,故而一直得保家族富贵罢了。”



“皇帝为统治地方,就不得不任命门阀子弟作为官员,故而门阀一代代尾大不掉,甚至随着王朝动乱不断膨胀扩张。”



“但现在,大明天下读书人无穷无尽,就那门阀之中的几千上万人,怎么跟天下百万、千万读书人抗衡?”



“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出仕,又怎么可能去维护门阀的利益?”



朱棣心服口服,点头道:



“当年想出科举并发扬广大的隋唐皇帝,简直就是华夏历史上的圣人!”



朱元璋笑呵呵地开口。



“科举固然自隋唐而始,但真正发扬广大的还是大宋。”



“隋唐科举,依旧还是门阀势力的过场游戏,只有大宋真正将科举做到极致,将寒门千万读书人的佼佼者凝聚为士大夫集团,彻底挖断了门阀的根基!”



“只不过大宋崇文抑武过度,反而导致了外战不利的后果。”



“朕也是吸取了大宋的经验教训,以藩王宗室坐镇边疆来确保武力,再用科举士大夫精英治国,如此方能文武兼备!”



说到这里,朱元璋脸上闪过一丝黯然。



这个文武兼备的制度,已经是朱元璋所能设想的最完美制度。



然而,一场靖难之役的盘点视频,却让朱元璋不得不废除了藩王制度。



大明将来的武备,又该如何去保证呢?



朱元璋定了定神,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反正,朕已经竭尽所能。



若是朕没有答案,那就让后世的大明朱氏子孙和能人贤士去解答吧。



朱元璋沉默片刻,又开口道:



“老四啊,将来你继承皇位,除科举、藩王两策不可再行更改之外,其他国策,皆可随时事而变动!”



朱棣闻言,不由吃了一惊。



“父皇,您……确定?”



朱元璋可是一个非常喜欢替后辈操心的皇帝。



是以,老朱之前还特地写了一本书留给后代的皇帝们。



这本书之中的内容,“着为永例,后世子孙不得擅自更改”。



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朱元璋的想法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



即便是身为太子的朱棣,都感觉有些跟不上自家父皇的思路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摸着白须,表情悠然地看着半空中的金幕。



“这一路盘点视频看下来,朕最大的感触便是,每一个华夏王朝都面临着不同的外敌和内部状况。”



“将来的大明子孙后代,想必也是如此。”



“如今北方蒙古瓦剌鞑靼部作祟,但谁又敢说,今后女真余孽不会崛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