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1章 太子你怎么看
后来呀,贾玌又献上旧太子势力的名单,得果勇侯的大力支持,这才使得朕的统治愈发稳固,也终于是有了能与太上皇抗衡的底气。
可谁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库空虚,财政紧张得厉害,朝廷上下诸多事务因缺银钱而举步维艰。
紧要关头,又是贾玌挺身而出。不辞辛劳南下江南,精心整顿盐政,一番努力下来,竟为朝廷收缴了九千多万两白银。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留出一千万两充实内帑,事事都为朝廷、为朕考虑周全。
再往后,两国使者入京朝见。那日在朝堂之上,竟当众力举镇国鼎,
又在两国使者以及太上皇的面前,三拳毙虎,生撕虎头,最后恭恭敬敬地将虎头呈献于朕的面前。
又有谁能知晓朕那时的心情...
而今,又肩负起收复辽东的重任......
庆帝回过神来,收回脸上的笑容,仰头望天,闭上眼睛,幽幽一叹:
“贾玌此人,忠勇无双,实乃朕之臂膀。有他在,朕何愁天下不定?”
皇后微微颔首,轻声款语道:
“陛下所言极是,贾侯爷忠肝义胆、智勇双全,实乃我大庆社稷之福啊。说起来,贾侯爷如今也不过才年方十六,较太子殿下也只长了几岁而已。”
接着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抹好奇又钦佩的神色,压低声音道:
“臣妾每每回想起贾侯爷的一桩桩事迹,心中总是忍不住泛起疑惑。
瞧他年纪轻轻,却能有这般惊人的胆识与卓越的能力,实在叫人惊叹不已。
真不知其母梁氏是怎样言传身教,才教养出如此出众的人物。
若有机会,臣妾真想登门向她讨教一二,也好为太子殿下觅些教导子嗣的良方呢。”
庆帝听了皇后这一番话,微微含笑,目光中透着几分深意,慢悠悠地说道:
“皇后有所不知,贾爱卿的母亲梁氏,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妇人,也就是尽了些为人母抚养孩子的本分。
依朕看呐,贾爱卿能有今日这般非凡成就,全凭他自身的造化。
他自幼便与寻常孩童不同,虽说年纪尚小,却早早明白了要依靠自己努力生活的道理。”
皇后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轻声探问道:“陛下这话怎讲?还请陛下明示。”
庆帝目光飘向远方,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之中,缓缓说道:
“朕曾经派人仔细查访过贾玌的过往经历。年幼之时,家中贫寒,其母梁氏虽拼尽全力抚养,可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难以维持生计。
那时的贾玌不过才几岁大,却已经懂事得让人心疼,晓得要为家里分担忧愁。
常常跑去帮着屠户做些杀鸡宰猪的活儿,挣些零碎银钱来补贴家用。
即便后来回归了宁国府,身份有所改变,可他也没有因为这些而变得懈怠懒散。
依旧时常外出,操持那杀鸡宰猪的营生,只为多赚些银两,好让病重之母能吃得好些、穿得暖些。”
皇后听完这一番讲述,不禁为之动容,喃喃低语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