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吸一口凉气,目中泛起浓浓疑惑,祸国之计?
“不错!”许良点头,“申不同当时问我,青苗法一旦推行,世家必然反对,如之奈何。
事实上,他若再深究下去,就会发现此法的隐患。”
“隐患?”
许良叹道:“事实上,若无世家,这青苗法堪称利国利民的妙法。
朝廷出粮,既解决了百姓民生问题,又能从民间聚敛钱财,用作他用。”
“但问题在于此法需要降低利息,这就对原本的士绅豪门造成了冲击。
百姓不向他们借粮,转向朝廷借,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
士绅们利益受损,他们会如何?”
此言一出,许青麟心底直冒寒气。
士绅们利益受损,必然会心生不满,反对皇权。
且历史上有太多士绅集团利益受损后造反的先例。
果真如许良所说,青苗法一旦推行,势必会损害士绅利益。
而盘根错节的士绅们习惯了鱼肉百姓,岂会坐视不理?
顾春来皱眉道:“大公子,任何一国想要除掉沉疴旧疾,必然要推举新法,也注定会触犯某些人利益。
若韩皇有足够魄力,压下士绅反对,此法岂不是真就帮他们解决问题了?”
许良摇头,“没那么简单。”
“为何?”
“因为此法推举起来太费周章,结果难以把控。
人心难测,青苗法注定失败!”
“注定失败?”
“不错。”许良淡淡道,“我说了,若无士绅集团,只有朝廷跟百姓,则此法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法子。
可一旦士绅集团介入,此法就变了。”
“若韩皇魄力足够,敢压下士绅集团的反对,推行此法,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惠及百姓。
但时间一长,倒霉的注定还是百姓!”
“土地兼并,不止韩国有,连我大乾也有,不过是程度不一罢了。
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大量良田皆集中在士绅手中!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士绅集团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田地多的优势与当地官府勾结,骗取朝廷低息的粮贷,再转而高价贷给百姓,此谓之‘屙尿擤鼻涕,两头都拿’。”
“再者,百姓借贷的条件该如何设定?太宽,什么人都能借,难保有借了还不了的。
太严,如抵押、担保等条件的设置,势必又让真正需要借贷的百姓借不到粮。
如此一来,反不如跟士绅们借粮来得简单痛快。”
“当然,若真的出现了士绅低息借朝廷的钱粮再高价转贷给百姓的情况,百姓长期承担高额利息,最终结果是不堪其负,揭竿而起……”
听到这里,许青麟已经沉默了。
许良所说的这些困难都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有!
他几乎看到了韩国百姓因为青苗法的
“不错!”许良点头,“申不同当时问我,青苗法一旦推行,世家必然反对,如之奈何。
事实上,他若再深究下去,就会发现此法的隐患。”
“隐患?”
许良叹道:“事实上,若无世家,这青苗法堪称利国利民的妙法。
朝廷出粮,既解决了百姓民生问题,又能从民间聚敛钱财,用作他用。”
“但问题在于此法需要降低利息,这就对原本的士绅豪门造成了冲击。
百姓不向他们借粮,转向朝廷借,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
士绅们利益受损,他们会如何?”
此言一出,许青麟心底直冒寒气。
士绅们利益受损,必然会心生不满,反对皇权。
且历史上有太多士绅集团利益受损后造反的先例。
果真如许良所说,青苗法一旦推行,势必会损害士绅利益。
而盘根错节的士绅们习惯了鱼肉百姓,岂会坐视不理?
顾春来皱眉道:“大公子,任何一国想要除掉沉疴旧疾,必然要推举新法,也注定会触犯某些人利益。
若韩皇有足够魄力,压下士绅反对,此法岂不是真就帮他们解决问题了?”
许良摇头,“没那么简单。”
“为何?”
“因为此法推举起来太费周章,结果难以把控。
人心难测,青苗法注定失败!”
“注定失败?”
“不错。”许良淡淡道,“我说了,若无士绅集团,只有朝廷跟百姓,则此法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法子。
可一旦士绅集团介入,此法就变了。”
“若韩皇魄力足够,敢压下士绅集团的反对,推行此法,短时间内的确可以惠及百姓。
但时间一长,倒霉的注定还是百姓!”
“土地兼并,不止韩国有,连我大乾也有,不过是程度不一罢了。
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大量良田皆集中在士绅手中!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士绅集团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田地多的优势与当地官府勾结,骗取朝廷低息的粮贷,再转而高价贷给百姓,此谓之‘屙尿擤鼻涕,两头都拿’。”
“再者,百姓借贷的条件该如何设定?太宽,什么人都能借,难保有借了还不了的。
太严,如抵押、担保等条件的设置,势必又让真正需要借贷的百姓借不到粮。
如此一来,反不如跟士绅们借粮来得简单痛快。”
“当然,若真的出现了士绅低息借朝廷的钱粮再高价转贷给百姓的情况,百姓长期承担高额利息,最终结果是不堪其负,揭竿而起……”
听到这里,许青麟已经沉默了。
许良所说的这些困难都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有!
他几乎看到了韩国百姓因为青苗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