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的,学识没的说。



可是我许家身在朝廷,很多事不能单纯地做或者不做。”



“良儿此前看似顽劣,实则也是心里担着旁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这么说,您应该明白吧?”



陈先生沉吟点头,“原来如此,看来此前是老朽想得窄了。”



许良意外,这么容易就让陈先生相信他了?



他原本还以为要借诗人前显圣呢。



前世诸多文学储备没能用上,可惜啊!



许定山、顾春来眼见陈先生都亲口承认许良才学,喜不自胜。



老爷子忍不住道:“陈先生,既然良儿果真有才学,可否求你一件事?”



“老国公请说。”



许定山便将簪花郎临场赋诗之事说了一通。



陈先生听罢笑着点头:“老国公的意思是让老朽学那科举之前押题,好让公子有所准备?”



许良暗暗感叹。



谁说陈先生是老学究?



单这一句话不妥妥的人情世故?



此前看他不爽叫他许良,现在叫他“公子”!



许定山显然没在意这些细节,只一个劲点头,“对,对,押题!”



“到底是陈先生,一句话就说出了我想说的。”



陈先生转向许良,“大公子以为如何?”



许良略作沉吟,点头道:“好!”



坦白说,单论背诗他并不怵。



毕竟穿越前他也经历了华夏应试教育,准备的诗词量不是一般的可观。



可有人押题的话准备必然更充分,到时候人前先生也好为自己正名。



不然的话重阳节那天难保有哪个不开眼的旧事重提,闹他的笑话。



麻烦他不怕,但能避免麻烦岂不更好?



陈先生道:“既然是重阳节,文人雅士吟诗赋词皆避不开与之相关的题。”



“重阳节的风俗是登高、插茱萸、就菊花、祈福等等。”



“大公子若要提前准备,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切入,一个题材准备那么两三首,以防旁人随时刁难……”



顾春来忍不住皱眉道:“提前准备两三首?还每一种都准备?”



“读书人也会做这些投机取巧的事?”



陈先生摇头笑道:“此言差矣!科举前也是让学子准备好了再考。如何吟诗颂词就不行?”



“将军也是行军打仗的人,难不成打仗就不准备?”



顾春来无言以对。



陈先生又看向许良,“大公子不妨回去好好想想,各准备两三首,拿来与我看了,再当面点评,如何?”



“不用。”许良摇头。



“嗯?”



“我现在就写,你现在就指点,若不好,我再换,若有好的,就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镇国谋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南国公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国公子并收藏镇国谋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