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71章
里正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后面的人挤开。
第二个里正忙道:“季村长,我们村申请多拨些治腹泻的草药,最近孩子闹病的多……”
“批十份常用草药。回去查水源是否污染,饮水必须烧开。再发现直接喝生水致病,扣你们里正工分。下一个。”
“季村长,流民和本村人争水……”
“划定取水时段,流民午后,本村人清晨。派人值守,再打架,两边带头者都罚苦役挖井。下一个。”
她处理得极快,几乎不等对方说完,就直接给出解决方案,精准果断,没有一句废话。下面的人从一开始的不满和焦急,渐渐变成了惊讶和敬畏。
轮到工坊管事。
“铁料短缺,是因为南边商路被卡。已经派人去交涉,最迟后天解决。在此之前,铁匠铺优先打造急需的农具和工具零件,次要订单后延。下一个。”“织机损坏,学徒罚赔工分,扣教导师傅当月奖赏。以后新学徒上机,必须有师傅在一旁看护三天。下一个。”“糖坊出货慢?增加两班人手,昼夜轮替。伙食跟上,夜里加餐。下一个。”
商人们的问题更直接,大多关乎金钱和货物。
“过路税?哪家关卡敢卡北境的货?把关卡名字和负责人记下来。这批货的损失,从下次他们的订单里扣。下次他们再来订货,价格翻倍。想要货,就让他们自己把路打通。”“货款结算延期?查账。若是对方恶意拖欠,列入黑名单,终止合作。若是我们出货延误,按契约赔钱。”“原料涨价?同样的价,去找更南边的供应商。找不到,就让他们涨。下次我们的糖和毛呢,也涨。”
轮到流民代表,他们的问题更琐碎,也更急切。
“窝棚漏雨?组织人手互相帮衬修补,村里出些茅草。实在不行,暂时挤一挤。”“有人偷窃?揪出来,初犯鞭十,再犯苦役。举报者奖粮。”“孩子没地方识字?找村里识字的老人,每天抽半个时辰教认数,记工分。”
她就像一个最高效的机器,快速吞吐着无数信息和问题,然后输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指令。文书和几个助手埋头猛记,额头上全是汗。
整整一个上午,村公所里都维持着这种高速运转的状态。进来时焦头烂额的人,出去时大多带着明确指令,虽然问题未必完全解决,但至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
中午,季如歌只停了片刻,啃了个冷饼子,喝了口水,继续。
直到日头偏西,最后一批人才处理完。
喧闹了一天的村公所终于安静下来。文书和助手们累得几乎虚脱,瘫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季如歌站起身,脸上看不出疲惫。她走到墙边那张大地图前,目光落在上面新标注的几个点和不断延伸的线条上。
“今天的问题,七成源于沟通不畅,两成源于资源分配不均,一成是外部干扰。”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文书听,“光靠我这里一个个处理,不行。”
她转身:“从明天起,立几条新规矩。”“一,各村每五日派一名代表集中上报问题,书面呈递,写明诉求和初步建议。鸡毛蒜皮自行处理不上报。”
“二,工坊物料需求,每月初预报,月中微调,不得临时抱佛脚。”
“三,商会纠纷,由胡掌柜和赵掌柜牵头组建商事堂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报我。”
“四,流民事务,设流民管事一名,副手两名,直接对我和周哨官负责。小事自行决断,大事上报。”
(
第二个里正忙道:“季村长,我们村申请多拨些治腹泻的草药,最近孩子闹病的多……”
“批十份常用草药。回去查水源是否污染,饮水必须烧开。再发现直接喝生水致病,扣你们里正工分。下一个。”
“季村长,流民和本村人争水……”
“划定取水时段,流民午后,本村人清晨。派人值守,再打架,两边带头者都罚苦役挖井。下一个。”
她处理得极快,几乎不等对方说完,就直接给出解决方案,精准果断,没有一句废话。下面的人从一开始的不满和焦急,渐渐变成了惊讶和敬畏。
轮到工坊管事。
“铁料短缺,是因为南边商路被卡。已经派人去交涉,最迟后天解决。在此之前,铁匠铺优先打造急需的农具和工具零件,次要订单后延。下一个。”“织机损坏,学徒罚赔工分,扣教导师傅当月奖赏。以后新学徒上机,必须有师傅在一旁看护三天。下一个。”“糖坊出货慢?增加两班人手,昼夜轮替。伙食跟上,夜里加餐。下一个。”
商人们的问题更直接,大多关乎金钱和货物。
“过路税?哪家关卡敢卡北境的货?把关卡名字和负责人记下来。这批货的损失,从下次他们的订单里扣。下次他们再来订货,价格翻倍。想要货,就让他们自己把路打通。”“货款结算延期?查账。若是对方恶意拖欠,列入黑名单,终止合作。若是我们出货延误,按契约赔钱。”“原料涨价?同样的价,去找更南边的供应商。找不到,就让他们涨。下次我们的糖和毛呢,也涨。”
轮到流民代表,他们的问题更琐碎,也更急切。
“窝棚漏雨?组织人手互相帮衬修补,村里出些茅草。实在不行,暂时挤一挤。”“有人偷窃?揪出来,初犯鞭十,再犯苦役。举报者奖粮。”“孩子没地方识字?找村里识字的老人,每天抽半个时辰教认数,记工分。”
她就像一个最高效的机器,快速吞吐着无数信息和问题,然后输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指令。文书和几个助手埋头猛记,额头上全是汗。
整整一个上午,村公所里都维持着这种高速运转的状态。进来时焦头烂额的人,出去时大多带着明确指令,虽然问题未必完全解决,但至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
中午,季如歌只停了片刻,啃了个冷饼子,喝了口水,继续。
直到日头偏西,最后一批人才处理完。
喧闹了一天的村公所终于安静下来。文书和助手们累得几乎虚脱,瘫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季如歌站起身,脸上看不出疲惫。她走到墙边那张大地图前,目光落在上面新标注的几个点和不断延伸的线条上。
“今天的问题,七成源于沟通不畅,两成源于资源分配不均,一成是外部干扰。”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文书听,“光靠我这里一个个处理,不行。”
她转身:“从明天起,立几条新规矩。”“一,各村每五日派一名代表集中上报问题,书面呈递,写明诉求和初步建议。鸡毛蒜皮自行处理不上报。”
“二,工坊物料需求,每月初预报,月中微调,不得临时抱佛脚。”
“三,商会纠纷,由胡掌柜和赵掌柜牵头组建商事堂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报我。”
“四,流民事务,设流民管事一名,副手两名,直接对我和周哨官负责。小事自行决断,大事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