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毛不够用了。季如歌下令:“梳毛坊,短绒碎毛单独收集。”



“纺纱坊,下脚料全送羊毛毡工坊。”



“不够?向草原加购次等碎毛!便宜就要!”



草原使者乐呵呵答应。以前没用的碎毛,现在也能换东西了!



成品和套装堆积如山,被各家区域总经销的马车拉走。首笔授权银子入库,后续抽成契约定好。



胡掌柜动作最快。江南最大的府城,“万福巧手坊”分号开张。铺子中央,挂满毛茸茸的小动物、水果、杯垫、挂饰,活灵活现,色彩鲜亮。旁边柜台,一篮篮手作套装摆得整整齐齐。



开业当天,夫人小姐们进门,瞬间被萌住。



“哎呀!这小兔子!眼睛还会动似的!”



“葡萄串!水灵灵的!摆多宝阁上好!”



“快看这手作篮!自己戳个小苹果?有趣!”



成品被高价抢购。手作套装更受欢迎。闺阁小姐买回去,按图纸戳刺,做出属于自己的毛茸茸小物,成就感十足,呼朋引伴来买。孩童缠着父母要套装,自己戳出歪歪扭扭的小狗,宝贝得不行。手作羊毛毡,成了江南新风尚。



中原、边塞情况类似。羊毛毡成品成了送礼佳品,手作套装成了消遣新宠。万福村“巧手坊”的名声随着货流传开。



季如歌没停步。她让人在套装图纸背面,加印一行小字:“巧手成物,乐趣无穷。晒佳作,寄‘万福巧手坊’,择优展示,赠新品。”



同时,在万福村工坊旁,辟出一面大木墙,取名“巧手墙”。



很快,各地寄来的“作品”包裹抵达万福村。



有江南小姐寄来的精致小天鹅。



有中原孩童寄来的歪鼻子小熊。



有边塞妇人寄的羊毛毡马鞍垫。



甚至海外船队带回的、异域人尝试戳的古怪“水果”。



季如歌让人挑出有趣、有特色的,挂上“巧手墙”。下面标注:“江南苏小姐作”、“中原王小郎作”、“边塞李娘子作”、“南洋水手阿吉作”。



墙上的作品千奇百怪,水平不一,但充满生趣。来万福村办事的商人、送货的流民、甚至本村妇孺,都爱在墙前驻足,指指点点,笑声不断。



“看!那小猪胖得没脖子!真逗!”



“这朵花配色大胆!好看!”



“阿吉做的这个……像不像个刺猬?”



“巧手墙”成了万福村一景。它无声地告诉所有人:万福村的东西,不仅能买,还能玩,能分享乐趣。



消息传回各地。买了套装的人,更有动力做,更想寄作品去“上墙”。没买的人,看到墙上那些或精美或笨拙的作品,心痒难耐,也想试试。手作套装的销量又涨一截。



区域总经销们尝到甜头,主动要求:“季村长,能不能多做几种图纸?老做苹果小狗,有点腻。”



“对!出点新花样!房子啊,小船啊,复杂点的!”



季如歌点头。她画出新图纸:小房子、帆船、小树、带翅膀的心、生肖动物……



步骤依然清晰,但造型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嫁给病秧子后,王妃抄家被流放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嫁给病秧子后,王妃抄家被流放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