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25章
船队带回的银子堆在仓库。季如歌没让钱闲着。
“童生叔,贴告示。”季如歌说,“万福村有‘新油’,请各地客商,五日后,村公所试油。”
告示通过胡记车马行和往来的商队,迅速传开。“新油”两个字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五天后,村公所前的空地上,搭起了棚子。棚下摆着几张长桌。从南边、西边、甚至京城方向,来了十几拨客商。他们看着这北境小村,眼神里带着探究。
季如歌没废话。她让人抬出几口大锅,架在火上。
第一口锅,倒入清亮微黄的花生油。油热,香味飘出,是一种独特的坚果香气。旁边案板上,切好的土豆片、萝卜块下锅。“刺啦”一声,白气升腾。食材在油里翻滚,很快变得金黄酥脆。
第二口锅,倒入颜色略深、更清透的豆油。油温起来,没有浓烈气味。新鲜的河鱼段裹上薄粉下锅。鱼段在油中迅速定型,表皮炸得焦黄,内里却显嫩白。
第三口锅,作为对比,放的是本地常见的猪板油熬出的猪油。猪油热了,香气浓郁,但也带着明显的荤腥气。同样的食材放下去炸,颜色偏深,出锅后油腻感更重。
季如歌示意:“请各位掌柜,尝尝。”
客商们围上来。伙计用竹签叉起炸好的土豆片、萝卜块、鱼段,分别放在小碟里,配上三种油。
一个南边来的绸缎商,先夹起花生油炸的土豆片。入口,酥脆异常,带着花生的独特香气,完全不腻。他眼睛一亮,又尝了豆油炸的鱼段。鱼肉外酥里嫩,只有鱼肉的鲜香,没有半点油腥味。最后,他皱着眉尝了猪油炸的萝卜块,油腻感立刻糊住了嘴。
“这……这新油,好!”绸缎商忍不住出声,“比猪油清爽!炸东西不糊锅,吃着不腻人!”
旁边的粮商猛点头,他正吃着豆油炸的鱼段:“豆油炸鱼,绝了!一点不腥!颜色还好看!”
另一个专做酒楼供应的掌柜,仔细品着花生油的香气:“这花生油炒菜,肯定香!做点心也好!”
客商们议论纷纷,脸上都是惊奇和满意。他们走南闯北,猪油、菜籽油、麻油都见过,但像花生油、豆油这样清亮、少烟、异味小、炸东西酥脆、炒菜提香的油,还是头一回尝到。
“季村长,这油……怎么卖?”绸缎商迫不及待地问。他看到了商机,南边富户多,讲究吃食,这种好油,肯定抢手。
季如歌让老童生拿出定价单:“花生油,净油,每斤铜钱四十文。”
“豆油,净油,每斤铜钱三十五文。”
“量大,可议。”
价格比最好的猪油略高,但比江南运来的上等麻油便宜不少。
客商们互相看看,心里飞快盘算。尝过味道,知道是好东西。这价,不算离谱,利润空间不小。
“我要!花生油,先来五百斤!”绸缎商第一个拍板。
“豆油!给我豆油!八百斤!”粮商紧跟其后。
“我两种都要!各三百斤试试水!”酒楼掌柜也不甘落后。
老童生带着两个学堂出来的小子,飞快地记录、算账、开契约。算盘珠子响成一片。
“季村长,这油……产量如何?”一个谨慎的客商问,
“童生叔,贴告示。”季如歌说,“万福村有‘新油’,请各地客商,五日后,村公所试油。”
告示通过胡记车马行和往来的商队,迅速传开。“新油”两个字勾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五天后,村公所前的空地上,搭起了棚子。棚下摆着几张长桌。从南边、西边、甚至京城方向,来了十几拨客商。他们看着这北境小村,眼神里带着探究。
季如歌没废话。她让人抬出几口大锅,架在火上。
第一口锅,倒入清亮微黄的花生油。油热,香味飘出,是一种独特的坚果香气。旁边案板上,切好的土豆片、萝卜块下锅。“刺啦”一声,白气升腾。食材在油里翻滚,很快变得金黄酥脆。
第二口锅,倒入颜色略深、更清透的豆油。油温起来,没有浓烈气味。新鲜的河鱼段裹上薄粉下锅。鱼段在油中迅速定型,表皮炸得焦黄,内里却显嫩白。
第三口锅,作为对比,放的是本地常见的猪板油熬出的猪油。猪油热了,香气浓郁,但也带着明显的荤腥气。同样的食材放下去炸,颜色偏深,出锅后油腻感更重。
季如歌示意:“请各位掌柜,尝尝。”
客商们围上来。伙计用竹签叉起炸好的土豆片、萝卜块、鱼段,分别放在小碟里,配上三种油。
一个南边来的绸缎商,先夹起花生油炸的土豆片。入口,酥脆异常,带着花生的独特香气,完全不腻。他眼睛一亮,又尝了豆油炸的鱼段。鱼肉外酥里嫩,只有鱼肉的鲜香,没有半点油腥味。最后,他皱着眉尝了猪油炸的萝卜块,油腻感立刻糊住了嘴。
“这……这新油,好!”绸缎商忍不住出声,“比猪油清爽!炸东西不糊锅,吃着不腻人!”
旁边的粮商猛点头,他正吃着豆油炸的鱼段:“豆油炸鱼,绝了!一点不腥!颜色还好看!”
另一个专做酒楼供应的掌柜,仔细品着花生油的香气:“这花生油炒菜,肯定香!做点心也好!”
客商们议论纷纷,脸上都是惊奇和满意。他们走南闯北,猪油、菜籽油、麻油都见过,但像花生油、豆油这样清亮、少烟、异味小、炸东西酥脆、炒菜提香的油,还是头一回尝到。
“季村长,这油……怎么卖?”绸缎商迫不及待地问。他看到了商机,南边富户多,讲究吃食,这种好油,肯定抢手。
季如歌让老童生拿出定价单:“花生油,净油,每斤铜钱四十文。”
“豆油,净油,每斤铜钱三十五文。”
“量大,可议。”
价格比最好的猪油略高,但比江南运来的上等麻油便宜不少。
客商们互相看看,心里飞快盘算。尝过味道,知道是好东西。这价,不算离谱,利润空间不小。
“我要!花生油,先来五百斤!”绸缎商第一个拍板。
“豆油!给我豆油!八百斤!”粮商紧跟其后。
“我两种都要!各三百斤试试水!”酒楼掌柜也不甘落后。
老童生带着两个学堂出来的小子,飞快地记录、算账、开契约。算盘珠子响成一片。
“季村长,这油……产量如何?”一个谨慎的客商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