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8章 逆向解构,分秒必争
已接近失控。
通讯设备中传来徐风焦急的声音:&34;林轩,你们必须尽快回来!杨志远最后通话后,虚空入侵明显加速,全球&39;星脑&39;用户正在同时陷入狂暴状态。根据我的计算,如果再不启动关闭协议,将会有超过三亿人完全被虚空控制!&34;
林轩看向天空中愈发强烈的紫色极光,意识到情况比想象中更加危急。五枚&34;虚空核心&34;是阻止&34;全球同步计划&34;的关键,他们必须突破重围,将所有核心带回总部。
&34;所有队伍注意,启动紧急汇合计划,&34;林轩在通讯中命令道,&34;目标——总部,不惜一切代价!&34;
总部指挥室内,徐风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多重显示屏。屏幕上闪烁的代码如瀑布般流淌,错综复杂的防护协议层层叠加,宛如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移动,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清晰可见。
&34;这比我预想的还要复杂,&34;徐风低声自语,&34;杨志远确实是个天才,即使在被控制的情况下,仍能设计出如此精密的系统。&34;
指挥室内其他技术人员都屏息凝神,不敢打扰他的工作。偶尔传来的通讯器声音报告着各队取核心的最新情况,但徐风已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工作上。
&34;徐组长,林轩队长已经取得土元核心,正在返回途中,&34;一名通讯员轻声报告,&34;但城市各处的&39;星脑&39;用户异常行为正在急剧增加,多个区域已经失控。&34;
徐风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连眼睛都没有离开屏幕。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分钟,但破解进度才刚超过50。层层加密和防护措施远比他最初估计的要严密得多。
&34;不对,这不是普通的加密系统,&34;徐风的眉头突然紧锁,手指停在了键盘上,&34;这是——量子加密?&34;
屏幕上的代码忽然变得混乱无序,原本清晰的算法路径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以理解的符号和数列。普通量子加密已经足够棘手,但杨志远设计的这套系统显然更加先进,具有某种自适应性,能够根据破解尝试不断调整自身结构。
&34;传统方法行不通了,&34;徐风深吸一口气,&34;我需要换一种思路。&34;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回想与杨志远共事的点点滴滴。虽然杨志远一直是个谜一般的人物,但他确实在公开场合分享过一些思想和理念。突然,徐风睁开眼睛,一段记忆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34;对了!三年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杨志远在演讲中提到过&39;逆向思维&39;,&34;徐风兴奋地坐直身体,&34;他说过,有时候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不是从头到尾,而是从尾到头。&34;
这个灵感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徐风前进的方向。他迅速调整策略,不再试图从协议的入口处开始破解,而是选择从末端入手,逆向解构整个系统。
&34;就像解一道迷宫,&34;徐风对身边的助手解释道,&34;与其从入口开始尝试
通讯设备中传来徐风焦急的声音:&34;林轩,你们必须尽快回来!杨志远最后通话后,虚空入侵明显加速,全球&39;星脑&39;用户正在同时陷入狂暴状态。根据我的计算,如果再不启动关闭协议,将会有超过三亿人完全被虚空控制!&34;
林轩看向天空中愈发强烈的紫色极光,意识到情况比想象中更加危急。五枚&34;虚空核心&34;是阻止&34;全球同步计划&34;的关键,他们必须突破重围,将所有核心带回总部。
&34;所有队伍注意,启动紧急汇合计划,&34;林轩在通讯中命令道,&34;目标——总部,不惜一切代价!&34;
总部指挥室内,徐风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多重显示屏。屏幕上闪烁的代码如瀑布般流淌,错综复杂的防护协议层层叠加,宛如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移动,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清晰可见。
&34;这比我预想的还要复杂,&34;徐风低声自语,&34;杨志远确实是个天才,即使在被控制的情况下,仍能设计出如此精密的系统。&34;
指挥室内其他技术人员都屏息凝神,不敢打扰他的工作。偶尔传来的通讯器声音报告着各队取核心的最新情况,但徐风已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工作上。
&34;徐组长,林轩队长已经取得土元核心,正在返回途中,&34;一名通讯员轻声报告,&34;但城市各处的&39;星脑&39;用户异常行为正在急剧增加,多个区域已经失控。&34;
徐风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连眼睛都没有离开屏幕。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分钟,但破解进度才刚超过50。层层加密和防护措施远比他最初估计的要严密得多。
&34;不对,这不是普通的加密系统,&34;徐风的眉头突然紧锁,手指停在了键盘上,&34;这是——量子加密?&34;
屏幕上的代码忽然变得混乱无序,原本清晰的算法路径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难以理解的符号和数列。普通量子加密已经足够棘手,但杨志远设计的这套系统显然更加先进,具有某种自适应性,能够根据破解尝试不断调整自身结构。
&34;传统方法行不通了,&34;徐风深吸一口气,&34;我需要换一种思路。&34;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回想与杨志远共事的点点滴滴。虽然杨志远一直是个谜一般的人物,但他确实在公开场合分享过一些思想和理念。突然,徐风睁开眼睛,一段记忆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34;对了!三年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杨志远在演讲中提到过&39;逆向思维&39;,&34;徐风兴奋地坐直身体,&34;他说过,有时候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不是从头到尾,而是从尾到头。&34;
这个灵感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徐风前进的方向。他迅速调整策略,不再试图从协议的入口处开始破解,而是选择从末端入手,逆向解构整个系统。
&34;就像解一道迷宫,&34;徐风对身边的助手解释道,&34;与其从入口开始尝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