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4章 杀了一个姚谦,又蹦出个刘三吾
为权贵,在京城当街杀人,这种事情本就非常敏感。
故意强调皇帝女婿这个身份,传出去就更容易让人引发联想。
魏武还在想着说话的人是谁,一名面带白须,年龄近七旬的老人从人群中走出来。
与此同时,原本被吓傻的不敢说话的那些学子,就像是找到组织了一样。
双眸炙热的看着这名老人,纷纷向他开口行礼。
“三吾先生,您怎么来了?”
“学生,拜见刘先生!”
“后学末进,得见坦坦翁,幸之!幸之!”
听到周围这些学子对老人的称呼,魏武立刻就猜到这老人是谁了。
也难怪这些学子看到他,就跟后世追星族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明星一样。
虽然称呼不同,但这些称呼都代表同一个人,当世大儒刘三吾。
刘三吾,初名刘昆后更名刘如孙,字三吾,号坦甫或坦翁。
得知来人是他,魏武的眼眸立刻就眯了起来。
学子对刘三吾如此崇拜倒是不奇怪,奇怪的是这老家伙怎么会在京城。
别人不知道,但魏武可是非常清楚,刘三吾是洪武十八年才被茹瑺举荐入朝。
离现在的时间还有三年多,这个时候他应该在故里隐居,潜心著述才对。
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在不该出现的时间出现,要说没点猫腻,魏武打死都不信。
虽说刘三吾是当世大儒,但这人在魏武看来,和他自号的成为不配。
不过就是士绅集团手中一颗强而有力的棋子罢了!
刘三吾最出名的事迹就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
南北榜案之前的五次科举,比例和人口的占比都还算是合理。
可到了第六次科举,殿试结果五十一名新科进士全是南方人,一个北方人都没有。
而这次科举的主考官就是刘三吾。
因为事情闹的太大,其他涉案人全被砍了,就他因为年老免死,被发配戍边。
然而朱元璋才刚去世,朱允炆一上来就立刻下旨,迫不及待将刘三吾召回来。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魏武之前就有过猜测,吕家是孔家在背后支持。
试图通过太子妃吕氏这个关键点,为朱允炆铺平道路,助他登上帝位。
这样大明的下一任帝王就不会再针对他们孔家。
以此为论断,这就是魏武猜测刘三吾是士绅集团棋子的原因。
如今这个棋子提前出现,而且还出现在他家门口,没点猫腻才是出鬼了。
想到这里,魏武抬眼看过去与刘三吾对视着说道:
“我道是谁,原来是当世大儒刘三吾啊!”
说完,魏武随手指了指站在自己身旁的一名小厮,继续开口说道:
“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家小厮,他的名字叫黄涉,是个非常勤奋努力的年轻人。”
“甚至在
故意强调皇帝女婿这个身份,传出去就更容易让人引发联想。
魏武还在想着说话的人是谁,一名面带白须,年龄近七旬的老人从人群中走出来。
与此同时,原本被吓傻的不敢说话的那些学子,就像是找到组织了一样。
双眸炙热的看着这名老人,纷纷向他开口行礼。
“三吾先生,您怎么来了?”
“学生,拜见刘先生!”
“后学末进,得见坦坦翁,幸之!幸之!”
听到周围这些学子对老人的称呼,魏武立刻就猜到这老人是谁了。
也难怪这些学子看到他,就跟后世追星族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明星一样。
虽然称呼不同,但这些称呼都代表同一个人,当世大儒刘三吾。
刘三吾,初名刘昆后更名刘如孙,字三吾,号坦甫或坦翁。
得知来人是他,魏武的眼眸立刻就眯了起来。
学子对刘三吾如此崇拜倒是不奇怪,奇怪的是这老家伙怎么会在京城。
别人不知道,但魏武可是非常清楚,刘三吾是洪武十八年才被茹瑺举荐入朝。
离现在的时间还有三年多,这个时候他应该在故里隐居,潜心著述才对。
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在不该出现的时间出现,要说没点猫腻,魏武打死都不信。
虽说刘三吾是当世大儒,但这人在魏武看来,和他自号的成为不配。
不过就是士绅集团手中一颗强而有力的棋子罢了!
刘三吾最出名的事迹就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
南北榜案之前的五次科举,比例和人口的占比都还算是合理。
可到了第六次科举,殿试结果五十一名新科进士全是南方人,一个北方人都没有。
而这次科举的主考官就是刘三吾。
因为事情闹的太大,其他涉案人全被砍了,就他因为年老免死,被发配戍边。
然而朱元璋才刚去世,朱允炆一上来就立刻下旨,迫不及待将刘三吾召回来。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魏武之前就有过猜测,吕家是孔家在背后支持。
试图通过太子妃吕氏这个关键点,为朱允炆铺平道路,助他登上帝位。
这样大明的下一任帝王就不会再针对他们孔家。
以此为论断,这就是魏武猜测刘三吾是士绅集团棋子的原因。
如今这个棋子提前出现,而且还出现在他家门口,没点猫腻才是出鬼了。
想到这里,魏武抬眼看过去与刘三吾对视着说道:
“我道是谁,原来是当世大儒刘三吾啊!”
说完,魏武随手指了指站在自己身旁的一名小厮,继续开口说道:
“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家小厮,他的名字叫黄涉,是个非常勤奋努力的年轻人。”
“甚至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