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亿到六亿美元的估值,是溢价了,甚至都出乎了大众等人的心理预期。



因为在1982年,大众汽车集团面临严重财务危机,全球销量暴跌,尤其是北美市场遭到了溃败。



当年净亏损达到创纪录的近10亿德国马克。



而大众的整体市值也不过在几十亿马克(20亿美元),亏损达到了市值的一半,这何其的夸张。



要不是大众是德国的基础工业,大众甚至有可能破产。!



而作为对比,同年丰田市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



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市值,正是因为丰田等日系车在北美对于大众的屠杀。



以及奔驰、宝马等集团,牢牢占据着高端豪华品牌市场。



至于奥迪,此时在大众集团内,其实并非最核心的品牌。



且定位模糊,介于普通品牌与顶级豪华品牌之间,这个时候更强调的概念是“技术领先的高级车”。



还没有确立顶级豪华品牌地位!



后世盛传的bba,其中的a也就是奥迪,现在根本就没法与另外两个b,也就是奔驰与宝马进行比较。



而作为奥迪的母公司,大众管理层其实都很清楚,这两年奥迪车的年销量大概稳定在40-50万辆区间,是集团的重要组成,但远小于大众品牌的核心体量的两百万辆级别。



只有五分之一的体量。



值得一提的,似乎只有奥迪的技术存在着估值优势。



但技术这东西,是需要持续投入,才能一直保持优势,作为车的卖点来存在的。



现在这个财务状况的大众,能给奥迪持续输血?源源不断提供资金,让它发展自己的技术?



不可能的。



所以,这个估值,高了!



高到,都有点让大众的高层心虚的地步。



按照同等估值来算,奥迪的真正市值应该在45亿美元左右。



但他们也知道,邵维鼎之所以给出这样的报价。



原因也简单。



这是他的另一种让步方式,而大众也需要在股权上进行让步。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大众的财务官和董事们飞快地计算着,以最高六亿估值计算,73股权,也就是438亿美元现金!



这对于水深火热的大众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且,他们还保留了27的股份,可以分享未来可能的增值。



卡尔·哈恩博士深深地看着邵维鼎。这个年轻人,不仅眼光毒辣,魄力惊人,连在谈判桌上把握火候、一锤定音的时机都如此精准老辣!



6亿这个数字,正好击穿了大众内部最后可能的抵抗意志。



但他并不急于做出决定。



他要查清楚,迈凯伦那边的情况是否属实。



他还得查清楚,邵维鼎在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鼎峰的资源,能否让奥迪焕发出全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间人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间人雄并收藏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