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相同。



华纳音乐一开始是这华纳几兄弟为了在电影中使用音乐、贩售廉价音乐版权,而为电影公司设立的唱片部门。



从1930年收购摩城唱片开始进军唱片业。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华纳融资之后换了老板,靠着收购大西洋、埃莱克特拉等唱片公司扩大规模,但主要市场还是在发行电影的原声带。



不过凭借着手上的签约艺人还有庞大的版权库。



常年占据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的地位。



仅仅在哥伦比亚唱片之下。



如今哥伦比亚唱片又和环球唱片、迪卡唱片这些大中型唱片合作,体量得到了巨幅扩张。



谁都能料得到,下一步这家新组建的鼎峰音乐会有大动作。



但是没有想到,这个大动作竟然会是建一家cd工厂。



“现在索尼和飞利浦那边已经开足马力,摆明了是要推行这个cd标准。宝丽金作为欧洲第二大唱片公司,也明确站队了cd标准,和飞利浦同进同出。”



华纳音乐的ceo分析着局势:“之前哥伦比亚唱片也是为索尼站台,支持cd。”



“但现在,可是真金白银的掏出了三千五百万美元。”



“这表明了什么?”



他环视一圈众人,冷静道:“这意味着,鼎峰下场了,他们在押注这个cd标准。”



旁边立刻有人问:“那我们应该跟进吗?”



华纳音乐的ceo摆摆手:“先不急,索尼和飞利浦是cd标准的主推者也是专利持有者,他们是利益方,看上次发布会,鼎峰就算不是利益方也是合作方。”



“现在还摸不准市场对于这个新的介质标准的接受度,等他们先打开市场,再跟进不迟。”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毫无疑问,华纳音乐将本来并不在意的cd记在了心里,实时跟进。



原本在他们的想法,高品质有黑胶唱片,低品质靠向平民受众的有磁带。



这两大类介质,已经将上下游的音乐唱片市场都给包圆了。



再来一个价格比磁带高,音质只高一点,高又高不过黑胶的新标准。



不光是要花费一大笔钱,铺设生产和渠道那么简单。



营销费海量且不说,市场接受度也是完全未知的。



做生意这么多年,他们太清楚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



不仅是华纳音乐这么想,几乎除了鼎峰音乐以及宝丽金之外的所有唱片公司都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首年cd销量只有区区几百万的现实原因。



可邵维鼎却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别说是华纳音乐了,可能就是索尼、飞利浦都不会料到cd的巨大市场潜力。



意识不到,全球经济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正在悄然复苏。



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会逐年提升,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对于物质文化的精神需求也会逐步提升。



别说比磁带贵一点价格了,只要这个音质真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间人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间人雄并收藏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