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串的内容,丹尼士希利是越看越震惊。
目光深沉似水,直到最后,他读到了麦理浩与邵维鼎的最后一番对话,原封不动的出现在纸张上面之时。
他的双手都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大言不惭的人。”
“让世界合他的心意运转,他当他是谁?”
愤怒,惊愕,震惊种种情绪不一而足。
.......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冥冥之中。
就在丹尼士希利一字一句翻看着麦理浩对于邵维鼎的分析报告之时。
相隔八个时区的邵维鼎也正匍匐于台灯之下,认真翻阅着远在英国的埃里克对丹尼士希利的调查内容。
(伦敦位于本初子午线零时区,港岛位于东八区,相隔八个时区)
从满纸内容中,邵维鼎从中只读出了两个字——强硬!
以下就是他的履历。
历任工党国际部部长(1945~1952)、下院议员(1952)、国防大臣(1964~1970)、财政大臣(1974~1979)、工党副领袖兼发言人(1981~至今)。
可以看的出来,希利在出任财相任内,正值英国面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为抗击衰退他曾接连推出多份苛刻的财政预算案,并试图与各大工会谈判,以限制职工之加薪幅度。
然而,后来由于和工会谈判破裂,结果引致英国于1978年年尾至1979年年初爆发“不满足的冬天”,国内出现了一连串的工业纠纷和大罢工,使市政服务陷于停顿,经济处于混乱状态。
也就是在这个状况下,在同年的大选之中,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以大比分直接击败了工党。
希利随之下台。
这是他的第一次失败。
而后在1980年的党魁角逐之中。
希利所代表的右翼,直接被左翼的迈克尔·富特击败,仅能出任副党魁之位。
这是第二次失败。
到第二年,希利的副党魁地位进而又遭到了挑战。
这一次选举,他虽然胜了。
但仍然是险胜,他仅仅取得50.4%的支持。
他的对手贝恩拿到了另外的49.6%支持率。
看的出来,他的政治生涯在一路下跌。
而选择成为港岛总督,毫无疑问就是他政治生涯的一次豪赌。
赌赢了,他携带大势回到本土,再次竞争工党党魁之位。
而后在下一次两党竞选中,向首相的位置再次发起冲击。
失败了......
也就是再多一次失败罢了。
他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看到这里,邵维鼎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一大串的内容,丹尼士希利是越看越震惊。
目光深沉似水,直到最后,他读到了麦理浩与邵维鼎的最后一番对话,原封不动的出现在纸张上面之时。
他的双手都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大言不惭的人。”
“让世界合他的心意运转,他当他是谁?”
愤怒,惊愕,震惊种种情绪不一而足。
.......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冥冥之中。
就在丹尼士希利一字一句翻看着麦理浩对于邵维鼎的分析报告之时。
相隔八个时区的邵维鼎也正匍匐于台灯之下,认真翻阅着远在英国的埃里克对丹尼士希利的调查内容。
(伦敦位于本初子午线零时区,港岛位于东八区,相隔八个时区)
从满纸内容中,邵维鼎从中只读出了两个字——强硬!
以下就是他的履历。
历任工党国际部部长(1945~1952)、下院议员(1952)、国防大臣(1964~1970)、财政大臣(1974~1979)、工党副领袖兼发言人(1981~至今)。
可以看的出来,希利在出任财相任内,正值英国面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为抗击衰退他曾接连推出多份苛刻的财政预算案,并试图与各大工会谈判,以限制职工之加薪幅度。
然而,后来由于和工会谈判破裂,结果引致英国于1978年年尾至1979年年初爆发“不满足的冬天”,国内出现了一连串的工业纠纷和大罢工,使市政服务陷于停顿,经济处于混乱状态。
也就是在这个状况下,在同年的大选之中,以撒切尔为首的保守党以大比分直接击败了工党。
希利随之下台。
这是他的第一次失败。
而后在1980年的党魁角逐之中。
希利所代表的右翼,直接被左翼的迈克尔·富特击败,仅能出任副党魁之位。
这是第二次失败。
到第二年,希利的副党魁地位进而又遭到了挑战。
这一次选举,他虽然胜了。
但仍然是险胜,他仅仅取得50.4%的支持。
他的对手贝恩拿到了另外的49.6%支持率。
看的出来,他的政治生涯在一路下跌。
而选择成为港岛总督,毫无疑问就是他政治生涯的一次豪赌。
赌赢了,他携带大势回到本土,再次竞争工党党魁之位。
而后在下一次两党竞选中,向首相的位置再次发起冲击。
失败了......
也就是再多一次失败罢了。
他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看到这里,邵维鼎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