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差距太大了。



“这可说不定!”



就在这些工人自我怀疑之时,一道声音响起。



为首的是一名穿着衬衫,一脸干练的屈臣氏建设的副经理潘斌。



他现在就主要负责新项目的推进,一路巡视到这里,听到这些工人的谈话,指着不远处道。



“新界的那边就是九龙,我游过来的早几年就住在那里的木棚区。”



听见这话,很多人就奇怪了,一脸的惊异。



看潘斌被这么多人众星捧月,是人都看得出身份地位不一般。



以前竟然住在那种穷地方。



而且竟然还是游过来的。



“这位老板,你以前是哪的?几几年游过来的?”



有人高声问道。



刘红旗高兴看着热闹,却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走过来的潘斌。



“我老家是燕京的,我是68年的下乡知青,后来实在饿得受不了,就从宝安游过来了,我记得那是72年的时候。”



潘斌说着。



“呦,这还是老三届的知青呢!”



有人吃惊。



所谓的老三届,就是67/68/69这三届的初三高三毕业生。



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提供,自然就只能让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去奋斗。



也就是俗称的知识青年下乡。



这些人小的十四五岁,大的十八九岁。



等到回城,那都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很多人都在乡下娶妻生子。



而一纸回城令,不知道在那个时候造成了多少家庭的破碎。



可以说老三届的知青就是最苦的一代知青。



潘斌作为亲历者,却是没有一丝苦难的意思,反而笑呵呵道:“刚游过来的那几年,在港岛也过得惨,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可以投靠,打零工过活。”



“也就是最近几年好很多。”



“那时候的港岛也没有你们现在看的这么繁华。”



“港岛迎来大发展的时间,也就是七十年代末到现在这几年。”



“可这几年发展的快啊,现在港岛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了,不少家庭彩电都有了,还有各种家用电器。”



一群来自内地的工人,或坐或斜靠着大树或是石头,像听故事一样听着潘斌讲这些。



眼中都带着羡慕。



“潘总,你说这些,我们内地可没有啊,就算是有电视的人家都是少数,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电视票。”



“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潘斌笑着道:“那你们知道在顺德、珠海这些地方建立起来的家电生产基地吗?”



“我跟你们说,别看现在屈臣氏电器只向港岛和海外提供,早晚有一天也会进入国内市场。”



“等到销量上来了,技术水平提升了,到时候也不用电视票,不只是电视,其他家电都能向内地提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间人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间人雄并收藏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