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不能细想,细想下来就细思极恐了。



过去十年的港岛发展,多集中在富豪阶层的财富流通。



是所谓的华资崛起,以及英资的资本转移。



而如今,鼎峰的发展,是切真实际的从方方面面影响到了整个港岛。



这是很多港岛人最真实的体会。



《朝阳日报》转载的这篇报道,将这种“体感”扩大化的呈现了出来。



让很多人都开始“细想”。



在早餐店,楚兴国听着这番话,心里跟个明镜似的。



他是个没文化的人,五十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妻子成分的缘故,从内地游了过来,凭借着早年间在广东学过的钟表维修,逐渐在港岛生活了下来,生儿育女。



如今一晃眼也已经快三十年了。



斯沃琪当初成立的时候,对于钟表界的冲击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他自己在旺角开的小修理店可能都要关闭了。



谁承想,一个宝成产业园吸纳了一大批有技术的钟表工人。



他理所当然的加入其中。



也因为这层关系,屈臣氏工业园成立的时候。



他的儿子儿媳第一时间就参加考核,成为了屈臣氏的工人。



一家子不仅在产业园有了房子住,而且据说他们这些工人,老了退休还有退休养老金。



这可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楚兴国背着双手,哼着歌,听着旁人称赞邵先生,他心里也舒坦得很,与有荣焉啊!



走过报摊的时候,虽然不认识字,但想着早餐店里=的那些议论,他还是情不自禁的买了一份《朝阳日报》



一路上翻来覆去的看个不停。



回到家,看到孙子还没出门上学,忙招呼过来:“阿勇,过来,给爷爷念一下这份报纸。”



他的孙子今年九岁,在屈臣氏产业园的厂办小学读三年级。



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办学一开始就入学了,听儿子说这个厂办小学请的老师都有大学本科学历。



教材是参照了用国际知名出版社的产品,至于语文等内容则是参考了内地的教材。



听他儿子说,教材内容编的很好,不会忘本,国学文化很深。



楚兴国对于这些东西不懂,但他也希望自己的孙子能记住自己是中国人的这个身份。



港岛的教育就是这样,很多学校教材都是自己选择。



而学校又是很多人渗透的地点。



后世,直到2019年国家才开始抓港岛的教育问题。



97年回归后,这都过去了快二十年了。



楚继勇也很乖,听到爷爷叫,立刻就过来了。



“爷爷是读这个吗?”



他拿起报纸,仰着头天真的问道。



“对。”楚兴国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帮爷爷读一读。”



楚继勇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间人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间人雄并收藏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