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中科院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吗?”



他要先了解国内掌握的这项维生素提炼技术,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



“我派人去了解了,确实是有这个项目,而且已经到了落地的阶段。”



赵克东指着身边一名穿着中山装的老学究说道:“这位是陶志光院士,他是二步发酵法的研究人员之一,中科院特地派他过来给我们说明情况。”



“哦?”听见这话,陈公立刻侧目看来,询问道:“陶院士,你能详细说说这个维生素C的研发项目吗?”



陶志光点点头道:“这个项目其实是我们和燕京制药厂一起合作的院地合作课题。”



经过陶志光的讲述,在场几人终于明白了国内这个“二步发酵法”的来历。



原来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因为燕京制药厂,最开始采用的是莱氏生产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某个工艺阶段经常感染噬菌体,影响维生素产量。



于是求助于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科学家们。



在双方紧密的联系中,科学家了解到燕京制药厂维生素C老工艺流程中存在污染严重、工人操作极端困难等问题。



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决定以生物制药代替化学制药进行尝试探索。



当时微生物所的人,全部下厂进行实践,与燕京制药厂在1969年2月6日正式成立协作组,共同研究。



这个课题定名为“二步发酵”。



顾名思义,是指是相对老工艺一步发酵而言,生产VC经两步发酵。



这是一次十分典型的院地合作,历时三年。



取得一定成果之后,便立即在维生素全国大会上,将二步发酵工艺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初步确定了工艺路线。



这次会议后,很多工厂既了解了方法和流程,又拿到菌种,在各地接连开展了二步发酵试验。



至今,微生物所仍然在解决各大厂的菌种鉴定,以及生产不稳定的问题。



不过他们相信,在工厂投产过程中,只要不断改进和发展,随着生产厂家的增加,产量比之十年前,至少能增加十倍以上。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竟然听说港岛那边,竟然就已经推出了成熟的产品。



而且已经上市了,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感到震惊。



陈公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邵先生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真知灼见啊!”



“一个专利,一项发明,就能解决国家这么重大的需求。”



“难得,太难得了。”



陈公转头看向赵克东道:



“小赵,一定要给我们这些做出贡献的同志足够的奖励,今年的国家发明奖过了颁布的时间,明年......”



他看向陶志光诚挚道:“明年一定要给陶院士他们团队,颁发国家发明一等奖,不能亏待了国家的功臣。”



陶志光听见这话,难得的激动了起来,仿佛有一种十多年来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一般。



“陈公,我替所里的同事,感谢您。您不知道多少年了,我们一直都在盼望着这个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间人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间人雄并收藏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