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他越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看了一眼周边众人,决定等回去之后和袁天帆几人先商量下。
一行人继续逛着工业园,邵维鼎询问道:“接下来你们的工作重点,是配合‘再来一瓶’这个营销策略,稳定住现有的市场份额,并快速打进北美市场。”
“‘再来一瓶’的中奖的概率,你们设定为了多少?”
李松仁立刻道:“经过我和袁总还有方总他们的商量,决定将中奖概率设定为25%,大概每买四瓶就一定能中奖。”
说着他还指向了旁边一座工厂道:“那边就是专门生产‘再来一瓶’中奖瓶盖的工厂。”
“我们会将这些包装物分散投放在各大瓶装厂。”
邵维鼎点点头,目前屈臣氏饮料的供应链是向可口可乐取经的。
除了港岛和湾岛之外,其他地方。
全都采用合作占有股份,合资建立瓶装厂的方式。
由屈臣氏总公司提供浓缩液,交付给他们进行生产。
牢牢把控住原料采购和制造这两大上游链条。
毕竟对于所有食品饮料快消企业而言,“供应链”就是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面对新秀的崛起,可口可乐最先“进攻”的往往都会是他们的组装代工厂。
因此,除下游渠道和品牌力本身的打造外,生产端的占领,也同样重要。
至于下游渠道,则主要集中在分销系统之上。
而这一点,邵维鼎比可口可乐抓的还要紧。
屈臣氏开发产品,制作相关的营销和广告程序并生产浓缩糖浆,然后将其卖给世界各地拥有独家区域的各个装瓶商。
在屈臣氏的供应体系中,几乎没有完全独立的瓶装商。
邵维鼎拿起一瓶塑料瓶包装的非常可乐,低声道:“过两天我要去内地一趟,内地的分销体系和其他地方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有机会的话,或许我会打开通往苏联以及东欧这些国家的市场。”
“你们要做好准备。”
这话一出,跟在邵维鼎身后的袁天帆和陈松仁都惊了,互相对视一眼,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但看到对方眼中同样惊骇的眼神,就知道刚刚没有听错。
“鼎少,咱们得饮料在商店、超市、街头小店等场所大量分销。”
李松仁详细道:“其一是通过大型货仓式超市、连锁超市等进行的直销。”
“其二是通过规模较大的批发商进行分销,这些批发商通常通过二级、三级批发商进行进一步分销到零售店中。”
“最后要覆盖小区域内,就只有通过小区域内的小批发商直接向区域内零售店分销。”
“可苏联......”他嘴里说到这两个字,就感觉烫嘴:“完全不在以上这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而且就算是我们能够打进市场,我们能换到什么?”
“他们的武器,还是军舰?”
卢布可是在资本主义市场不流通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也有尝试进入苏联市场。
但是都是小规模进入,市场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