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从七十年代开始,英国不余遗力的推进港岛的经济。



麦理浩的十年执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直接改变了港岛整个社会面貌。



1979年麦理浩满怀信心,秘密前往燕京第一次洽谈港岛的未来。



结果,却是得到了强硬的回答。



中国,也在1979年,进一步深化了改革进程。



也在这一年,九龙仓之战打响。



华人资本登上了港岛的历史舞台,英资却是开始了大撤退。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



一切,都有因果可循。



接下来十年,将会是英国矛盾的十年。



他们又想继续推行一开始制定的政策,让港岛越渐繁荣。



但是82年83年的谈判签订,又让他们举步不前。



所以,邵维鼎,要想改变整个港岛的命运轨迹,要想在港岛这座城市,拿到尽可能多的利益。



这十年,至关重要。



不然等到91年那位“末代总督”彭定康上台。



他的日子,可不会好过了。



邵维鼎很清楚,这位总督的出身,既不是殖民地部官署也没有外交官履历。



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他在上任前,就已经是英国保守党党鞭。



港岛在后世为什么如此尾大不掉,十成的雷有九成就是这位埋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就是明明八九十年代,港岛明星、港岛人都非常爱国。



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就感觉不一样了。



不单单是内地经济发展起来了,穷亲戚阔了,港岛人心里有落差。



更大的原因,还是英国对于港岛的谋篇布局,影响深远。



为什么明明港岛制造业发达,到了后世就只剩下金融中心以及地产?



这一切难道就全都是李家城为首的四大家族推动的?



港英政府能用十年时间,将港岛由原本以轻工业为主,逐步转型以电子工业、金融业和地产为中心,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自然,也能花十年的时间。



将这一切给一一摧毁。



这些,他当然没有办法和鲍玉港一一诉说。



但是......



【购物天堂】【旅游之都】



他提前赋予港岛的这两个概念,是他对这未来大势的一次对抗。



人活一世,岂能碌碌?



他要对抗的从来就不是李家城、李钊基之辈。



而是,笼罩在港岛背后的庞大阴影。



“让港府出钱?”鲍玉港不知道此时邵维鼎的想法,只是以长辈的视角替小辈思考着这个可能性。



“这样,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面见港督。”



鲍玉港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间人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间人雄并收藏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