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记录。”



说到这里,他们不由得看了一眼,会议桌上摆放着的非常可乐。



随着《亚洲好声音》的播出,南洋的百姓仿佛忘记了可口可乐,全身心投入到了非常可乐当中,为这款来自港岛的小甜水疯狂了一般。



销售数据每天都在翻着倍的上升。



而且这股势头,在他们星加坡最为明显。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星加坡的国民会为了港岛产的可乐而疯狂。



会为了一个港岛明星而疯狂。



而且这种“疯狂”不止局限于星加坡,甚至还蔓延了南洋很多地区。



“这个屈臣氏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港岛的发展,未来几年必然还会有所上升。”



负责战略部的总监肃然道:“前些天的新闻想必你们也知道,一批港岛的政商界人士北上前往燕京洽谈港岛回归的问题,一旦两方政局稳定了,港岛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口岸的作用,必然吸引无数资金的注入。”



“到时候,港岛的制造业有了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金融上又承托着庞大的海外资金。”



“我们淡马锡,得快点行动起来了。”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行动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投资。



与港岛逐渐剥离制造业实业不同,星加坡是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



甚至于,从立国之初就确立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当时星加坡在交通运输、造船业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创建了一系列的公司,当地市民将这类企业称为与国家有联系的企业,简称“国联企业”。



到了70年代初,星加坡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全民就业的壮举。



不过随后便迎来了石油危机,但星加坡政府调整非常迅速。



利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发展新加坡原油加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1977年由政府出资相继成立星加坡石油公司、星加坡化工集团。



与此同时,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批高科技的电子和计算机产业。



而随着着国联企业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星加坡政府进行了紧急调整,将有关行业的管理机构进行合并,分离了经营权以及相应法规的确立权力。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发展,确保原国有资产不流失,并能增值,淡马锡这个由星加坡财政部直属管辖的私人企业创建了出来。



这家公司,几乎掌握了星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一系列企业,控制了星加坡的经济命脉。



手上管理的市值资产,达到星加坡股市将近一半左右。



而除了投资星加坡本地市场外,淡马锡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视为投资目标。



李树生作为淡马锡的CEO,是星加坡执政者李广耀的绝对亲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此间人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此间人雄并收藏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