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晋王两次兵变当中,参与其中者不计其数,仔细挖下去,都要有所瓜葛。



一场血洗在所难免。



作为大宗正,李元嘉岂能让那样的场景出现?



李孝恭也无语了,亦即是说,假若有针对陛下的阴谋,自然不可能人人都参与,但宗室之内人人都有嫌疑,甚至有很多人根本难以自证清白……



作为李唐皇室硕果仅存的名帅,李孝恭不是大宗正、却胜似大宗正,他深知宗室在稳定天下、传承国祚当中的重要性,一旦宗室内部腥风血雨受创严重,马上就能威胁到李唐皇族的统治。



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但如果任由阴谋在暗地里滋生、发芽、甚至成长,终有一日,极有可能造成不忍言之后果。



到那时,李唐帝国又将何去何从?



进亦不行、退亦不行,当真是取舍两难……



沉思良久,李孝恭沉声道:“暂且隐忍,暗中调查,提醒陛下多加提防,但要确保宗室安靖。”



眼下,也只能如此。



况且李孝恭着实也想不出,李元礼、李元则、李元懿等等之流,能够有野心、有能力做下那等悖逆之举……



至于太宗诸子,更是不可能。



除去魏王之外,也就只有当年的吴王李恪有那份能耐,然而现在李恪在新罗优哉游哉的做他的“新罗王”,地盘虽然不大,但是极为富庶,何苦冒着天大的风险兴风作浪?



就算谋算成功,新罗距离长安万里之遥,等到李恪返回长安之时,极有可能已经有人坐上皇位,辛辛苦苦甘冒奇险就为了给旁人做嫁衣?



或许,只是一种凑巧的平静,水面之下并无潜流。



李元嘉也只能点点头,吐出一口气,苦笑道:“当下也只能如此了,不过自今而后,我怕是再难睡一个安稳觉了。”



很多事情既然有了感觉,无论是怎样不合情理,其实都极有可能发生。



李孝恭点点头,看了一眼外头天色,尚未至太极宫落钥之时,遂起身道:“一同去陛下那边吧,无论如何都要让陛下有所防备,即便是杯弓蛇影,毕竟现在太极宫内依旧残留诸多太宗时期的老人,没人能够保证这些人的心性与立场。”



即便“百骑司”将太极宫内的老人清洗了好几遍,但许多人都是太宗时期的帝王家奴,若无明确犯错之处,也不好统统赶走,否则难免要背负一个“刻薄寡恩”之恶名,那是李承乾绝对做不出的。



如此,自然隐患重重。    。:(3/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