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所以未等李道宗说话,李孝恭已经续道:“你不要忘了,先帝或许曾有易储之心,也更为喜爱晋王,但自始至终未曾易储的原因,在于先帝要保持朝局之平稳,让帝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这盛世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威服四海、国祚绵长不衰,这才是先帝最大的遗愿。”



这番话几乎等同于表明了他的态度:不要拿着先帝对遗愿做幌子,难道先帝会愿意见到在他死后儿子们手足相残、同室操戈,连累帝国政权动荡、伤及国本,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李二陛下是一代英主。



既然是英主,便有其坚韧不拔之志向、囊括四海之胸襟,绝不会因为自身之喜恶,置家国兴衰于不顾。



谁若借着反对太子扶持晋王而表达对于李二陛下的忠诚,是极其愚蠢之行为。



先帝在天有灵,绝对不会因此感到宽慰。



李道宗默然不语,举起酒杯,缓缓喝酒。



李孝恭见其不为所动,忍不住眉心紧蹙,低声道:“不要以为谁都是傻子,人心固然难测,但总有端倪流露。皇室之中始终有人不肯臣服于陛下,所以今日皇城之内增加大量禁卫……不要心存妄想,虽然如今晋王还屯兵据守潼关,但皇位已然稳如泰山,不可能有人再度效仿先帝之旧事。”



何谓先帝之旧事?



自然是逆转先帝命运的那一场玄武门之变。



而玄武门之变的根本,不在于李二陛下以及其麾下众将的英武勇猛,而在于时任玄武门守将的隐太子心腹常何忽然反戈一击,这才是胜负逆转之关键。



而现在把手玄武门的,是你李道宗……



所以李孝恭这句话不仅仅是忠告,更是警告——时代不同,局势不同,现如今若还有谁妄图效仿玄武门旧事,就算一时侥幸得逞,可他有没有当年李二陛下的威望与号召力,可以快速平定长安乃至整个关中?



若没有,那便是祸国殃民,为了一己之私置帝国社稷于水火。



李道宗依旧缄默不语,甚至执壶给李孝恭斟酒,而后与其碰杯,慢悠悠的喝酒,神情有些心不在焉……



李孝恭也不再说,抿着酒,吃着菜。



一声闷雷在天边响起,窗外,乌云堆积翻涌滚动,天色骤然黑了下来。



未几,雨点劈哩叭啦的落下。



转瞬风雨大作,雨势滂沱。



一壶酒饮尽,李孝恭拒绝了李道宗命人取酒,起身道:“府中还有些事,改日再叙吧。”



李道宗点点头,命人取来蓑衣,亲手递给李孝恭。



后者穿戴好蓑衣,将斗笠拎在手里,看着李道宗问道:“就没有想跟我说的?”



李道宗顿了顿,不答反问道:“不知叔父对于英国公不肯掺和皇位之争,始终置身事外怎么看?”



李孝恭一愣,眼睛微微眯起,缓缓道:“李勣乃是外臣,吾等身为宗室,岂能一慨而论?”



李道宗摇摇头,道:“我或有所不同,但叔父你,又有何不同?”



若说李勣是外朝第一人,那么李孝恭如今便是宗室第一人,李勣所顾忌的那些事情,在李孝恭身上同样有可能发生。



李孝恭默然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