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安史之乱时世家门阀所掌控的军队是如何反应,房俊便对他们充满了失望,绝无半点信心。



而围拢在房俊身边的这些个属下,却尽皆属于寒门出身。



薛仁贵固然有河东薛氏之血统,但偏得太远,也只剩下一个名分而已,人家河东薛氏都不屑于承认族谱之上有这么一个人。高侃也只是渤海高氏的一个远房偏支,否则何以跑去右屯卫参军入伍?



其余习君买、程务挺、刘仁愿、刘仁轨等人,即便与世家搭上一点儿边,也完全不紧密。



算得上世家子弟,也就唯有一个裴行俭,还不插手军务……



一直以来,房俊都在力行打造一个完全由寒门将官组成的小团体,借由这几年的战事,将这个小团体渐渐的提升上来,形成影响力。将来有自己在中枢坐镇,这个小团体将会飞速壮大,直至成为大唐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之对抗世家门阀对于军中的渗透。



打压世家门阀的国策也必然要在军中运作,这是房俊配合李二陛下的一招暗棋。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点必须在军中贯彻下去。



唯有一支完全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无敌之师,才能够确保大唐政权不受颠覆,神州大地少受分裂之苦。



……



前方,探马斥候一批一批的返回,不断的带回来薛延陀骑兵的消息。



白道口的右屯卫早已做好应战之准备。



“这一仗,仁贵你来指挥。”



房俊下令。



“喏!”



薛仁贵精神振奋,明白房俊这是借着对战薛延陀骑兵的机会,检验“三段击”的成效。



任何战术,都必须在实战之中经过检验,方才能够实行全军。



训练之时再是好看,上了战场一无是处,那又有什么用?



敌人太弱,无法暴露战术的弱点和缺陷,敌人太强,又容易导致战术无法发挥精髓,薛延陀骑兵千里奔袭人困马乏,又历经与右武卫的一场大战士气低迷,人数却依旧保持在两万人左右,无论规模还是兵种,刚刚好。



薛仁贵策骑赶赴阵地,指挥兵卒布阵,心底兴奋难以抑制,这等火枪集火攻击的战法前所未有,若是经过实战得以证明可以对付骑兵部队,那么青史之上自己必定因此留名。



他兴奋,兵卒们却紧张得不行……



大唐府兵的精髓,便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右屯卫的兵卒虽然尽皆是募兵,但招募来的兵卒也都曾是府兵,都是跟随大军上过战场的,自然见识过草原大漠上啸聚如风纵横驰骋的胡人铁骑,以往大唐的骑兵也不赖,完全能够跟胡人的骑兵对抗不落下风,甚至能够借着完美的战略战术取得一场又一场的大胜。



但是步卒对上胡骑,除了变态的陌刀阵之外,如何能够抵挡那等山崩海啸一般的冲锋?



即便是弓弩手也只能远远的放箭,待到胡骑杀到近前,就必须依靠枪阵矛阵予以抵挡,否则任由胡骑杀入阵地,那就是砍瓜切菜一般的惨剧。



现在却让他们拿着火枪直接对阵胡骑……



这不是扯呢么?



虽然在长安之时操练,那种“三段击”的战术看似威力无穷,铺天盖地的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