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虽然在仕途之上已然渐渐偃旗息鼓不成气候,但是底蕴深厚枝繁叶茂。尉迟恭之后妻与王雪庵非是一支,乃是出自东晋宰相王导第三子王洽一脉,算得上是琅琊王氏的嫡支正朔。



王洽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堂弟,据说两人自**好情如手足,而且此人“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也是个书法家……



谁都知道江南士族不愿卷入东征,现在江南的侨姓、吴姓联合在一起,大家只想安安静静的发财,不愿将钱财粮秣被朝廷征缴以作军资。作为昔日侨姓领袖的琅琊王氏,自然更是首当其冲。



只是未曾想到江南士族在遭受房俊打压之后,居然换了深得皇帝宠信的尉迟恭作为在朝中的代言人……



这的确有些出乎预料。



然而更让人出乎预料的是,尉迟恭公然反对房俊之战略之后,未等在座各人仔细琢磨透彻其中的意味依旧连带的反应,这位已经端起茶盏慢悠悠“伏留伏留”的喝了两口,上身往后靠在椅子背上,阖上双目,养起神来……



这份作态,谁还能不解其中之意呢?



我老婆是琅琊王氏的闺女,我自己也从琅琊王氏那里得了不少好处,所以在这里我代替琅琊王氏说出了他们的意愿。至于你们大家是否赞同、如何反对,那都由着你们,反正朝堂之上畅所欲言,咱又没有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语,只是表个态而已,对不对?



所以,接下来你们大家就尽情发挥吧,只要别骂娘,老子全当听不到,什么也不会说……



众人哭笑不得。



琅琊王氏以为攀上了这位皇帝心腹作为高枝儿,结果闺女送过来让这个夯货祸害了好多年,遇到正事儿却如此含糊敷衍,若是知道了此刻之真相,怕是提刀来跟尉迟恭拼命的心思都有……



李二陛下也无奈。



这老黑看似粗豪毫无机心,实则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眼下几乎军中所有势力都倾向于房俊的提案,若是尉迟恭极力反对,不仅站到这些人的对立面,而且于事无补。



做法是没错,可是你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是不是太过了一些?



好歹那也是你的岳家,好处占尽了却不办事,太狡猾了……



如此,方略算是确定下来。



至于具体如何实施,则是兵部之内需要考虑的事情,这亦是房俊屡次为兵部争夺权力之后的结果。这是符合情理的,朝堂之上只需在大方向上确定战略,若是如同以往那般朝臣尽皆发言,谁都可以左右具体战术,则避免不了的拖沓繁杂。



兵部的职责是什么?



你只需告诉我打谁,至于怎么打,那是我自己的事情……



当然,似举国东征这种程度的战争,水路由房俊而决尚有可能,你难道还能指望皇帝御驾亲征的陆路大军听从兵部的调遣?



兵部的权责再高,也必须置于皇帝之下,这是毋庸置疑的。



除非房俊不想好好混了……



大事议定,李大亮便唏嘘道:“与房相同殿为臣十数载,此刻当真羡慕他能够泛舟南下,领略江南水乡之风韵。等得再过几年,某上不得马拉不得弓,也得效仿房相那般悠游山水,放逐田园才行。”



此君出身官宦世家,乃泾阳当地有名的大族,其父官居隋朝朔州总管、武阳郡公,自幼便文才武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