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起身说道:“孤岂能坐视房俊遭受诬陷而坐视不理?自当前去父皇面前进谏,务必要劝阻父皇收回成命!”



长乐公主长长的睫毛轻轻一颤,未等她开口,旁边的李恪已经急忙拉住李承乾的胳膊,劝阻道:“兄长且慢,稍安勿躁!”



李承乾顿足道:“稍安勿躁?再稍安勿躁,怕是房俊一案已成定局,孤坐视不管,日后尚有何颜面再见房俊?”



正是房俊三番两次的劝说引导,才使得李承乾认识到自己置身的环境和诡变的局势,能够及时在争储的风潮中抽身而退稳坐钓鱼台,这才保住了储君之位。



房俊对他有大恩!



他固然有些优柔寡断、魄力不够,但是待人以诚、心地仁厚,装傻充愣对房俊之遭遇视而不见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李恪说道:“兄长且想一想,若是说到进谏,你可比得上魏徵?”



李承乾微微一愣:“自然是比不上的……”



谁敢不服魏徵?



或许有人说魏徵不通实务,或许有人说魏徵过于迂腐,但是在“诤谏”这件事上,古往今来,做得比他好的没几个!他能无视至高无上生杀予夺之皇权,犯颜直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英明神武如李二陛下,每一次面对魏徵的诤谏都是头痛欲裂,毫无办法……



李承乾又不是傻子,经由李恪这么一提醒,顿时惊醒:“是呀,魏徵那老货为何一直按兵不动,对此置若罔闻?”



按说房俊一案当中疑点颇多,就算那枚玉佩之事房俊无法解释清楚,可是在人证那一方面便存在着巨大的瑕疵。那个房家的管事虽然一口咬定房俊当日前往了鄠县驿馆,但是满长安城谁不知道他是为了自己被绑架的儿子不得不如此说?



依照魏徵一贯的脾性,这种事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上书诤谏都是轻的,搞不好都得大骂李二陛下倒行逆施、纵容奸佞、构陷忠良……



可是现在呢?



这件事情已然闹得沸沸扬扬,城中每日都有百姓自发前往刑部门口静坐鸣冤,可是那个最是眼里不容沙子的魏徵却偃旗息鼓,不动声色……



不对劲啊!



虽说魏徵与房俊曾数次争吵,看似彼此颇有怨隙,但好歹房俊曾赠送给魏徵一副上品的紫檀木料作为寿材,二人之间颇有一些惺惺相惜的默契,魏徵怎会不闻不问呢?



李承乾凝眉看向李恪:“难不成这其中又有何缘故?”



李恪两手一摊,苦笑道:“我哪儿知道?”



一旁的长乐公主一言不发,心中却暗自揣测:难不成魏徵已然意识到房俊一案当中有长孙家的影子?他不是不想向父皇诤谏,而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可以一举将长孙家揭露出来……



长乐公主心内黯然。



她对长孙家……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



依旧记得幼时跟随母后回长孙家省亲,舅父的和蔼,表哥的爱慕,舅母的慈善……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曾经的美好如同落叶一般随风飘散,蓦然回首,昔日恩爱已成今日怨仇,那个曾经比皇宫里更亲切的长孙家,似乎也没有了曾经的亲善温馨,变得阴森诡异,残忍歹毒……



长乐公主将头微微扭向一边,瞅着身旁的一株芭蕉,清亮的眼神却漫无焦距。



阳光从一侧投射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