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与房玄龄对视一眼,前者说道:“回陛下,微臣认为英国公、兵部尚书李绩最为合适。”



房玄龄附和道:“老臣附议。”



长孙无忌回过神来,亦没有反对:“臣也认为英国公最合适。”



这句其实是废话,无论他赞成亦或反对都没什么用,三票之中两票赞成,他反对又有什么用?



少数服从多数,这就是政事堂的规矩!



其实长孙无忌哪里愿意让李绩前往西域?李绩与山东世家的联系千丝万缕,与关陇集团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双方敌对的态势远远胜过合作,几乎凡是他长孙无忌赞成的,李绩统统都要反对……



可他若是反对,出了丢损颜面之外又能如何?



改变不了大局。



故此,长孙无忌又续道:“只是西域局势糜烂,即便以英国公之文韬武略亦无法在一时半刻之内稳定大局,微臣提议在众皇子之中择一聪慧之人陪同英国公前往西域,一则可以帮助英国公处理军务,一则亦可锻炼陛下诸位皇子的能力。吾等之辈终究会老去,天下风云激荡从来亦不会有风平浪静之时,若是将来朝中人才青黄不接遇事无人可用,岂不烦恼?这天下是陛下的,将来亦是陛下众位皇子的,何不现在就锻炼皇子们的能力,将来方能撑得起这老大帝国?”



李二陛下甚是欣慰。



正如长孙无忌所说,等他百年之后,这锦绣河山皆要传到自己的儿孙手中。说到底,他李家才是这诺大帝国君临天下的真正主人!



现在储君之位稳固,自己亦不曾再动过易储之心思,众位皇子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不再妄想。若是当真能够如长孙无忌所言将诸位皇子的能力培养起来,未来兄弟齐心治理大唐,岂不是最完美的结局?



哪怕那个时候自己埋入皇陵,怕是亦会心满意足!



况且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儿子能力如何,他这个做父亲的怎会不清楚?令他骄傲的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拎出来都当得起一句年青俊彦的赞赏,哪怕是最浑不吝的齐王李佑,沉下心办事的时候亦能有着出色表现,更遑论比他远远优秀的多的太子、吴王、魏王。



甚至就连几个小的诸如蜀王晋王,都展露出超人一等的学识和能力!



的确值得培养……



李二陛下看着房玄龄和岑文本,问道:“二位以为辅机之提议如何?”



这种事情谁会反对?



爹打江山儿坐殿,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反正整个大唐都是人家的,只要不是瞎折腾动摇国本,何苦妄作恶人?



二人皆道:“臣等附议。”



李二陛下捋须微笑:“那诸位且看看,谁辅佐英国公去西域为佳?”



房玄龄和岑文本稍作沉吟,长孙无忌已然说道:“依微臣看来,魏王泰最佳。”



李二陛下稍稍点头,李泰是他最喜爱的儿子,才学能力样样出类拔萃。心中满意,不过并未敲板定论,而是看着房玄龄和岑文本,他尊重宰辅的意见,若是这两人反对,他心里不会太舒服,但是不会一意孤行。



房玄龄与岑文本稍做沉思,齐声道:“臣等附议。”



长孙无忌见到李二陛下喜色颜动,趁热打铁道:“帝国现在日新月异繁华昌盛,诸多新生事物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吾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