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愣,略做沉思,说道:“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士族的控制之下。想要取得财富、想要推举做官,甚至想要安稳的种地,都必须得到士族的支持。”



萧瑀点头,接着,无奈的叹口气:“可是从今以后,不一样了……”



谢文举一头雾水。



萧瑀见他仍旧一副懵懂的神情,很是失望,也懒得多说,只是淡淡说道:“科举!所有的寒门士子,只要读书识字,都可以通过科举做官!若某料想不差,这一届的科举,寒门士子的录取比例一定极高,即便大部分寒门士子的学问都远远不如士族出身的子弟!陛下就是要扶持寒门士子,来对抗世家豪族!寒门与士族,原本就是天然的敌人,利益天生冲突。试想一下,等到江南各地的官员再不是由士族推举,而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那些青云直上的寒门士子,对于士族会是一个什么态度?”



谢文举这才明白过来,倒吸一口凉气!



骇然道:“肯定是百般打压!”



正如萧瑀所说,寒门与士族,天然就在对立的两方,利益有根本性的抵触。



科举即将成为国策,寒门士子的崛起已经势不可当。



也就是说,士族掌控的江南,终究会成为历史……



萧瑀有些黯然,即便心中百般不愿,却也不得不顺应潮流。螳臂当车的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



“萧氏已经决定了,至于其余各家,还请贤侄详细通报一声吧。如何取舍,何去何从,自然都随着各家的心意,只是帮着某将一句话带到即可。”



谢文举恭敬道:“小侄分内之事,国公爷请说。”



萧瑀略带伤感,缓缓说道:“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因时施宜。好自为之吧……”



*****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江南士族若是看不清大势,怕是要被这汹涌的浪潮席卷、击溃,千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啊。”



房玄龄手里捧着茶盏,满是感慨。



一身浅色的常服,坐在太师椅上,悠闲自得。



似乎对儿子在太极殿里遭遇的凶险毫不在意……



房俊忍不住吐槽道:“您说的容易,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谁又能准确的认清楚时势、又精准的抓住时势呢?”



房玄龄奇道:“哎呦,居然读上《战国策》了?这可不容易!”



房俊黑脸微红,有些不满:“儿子也是虚心好学的好吧?被您说的好像不学无术一样。”



房玄龄反问道:“难道不是?”



房俊无语……



爷俩逗了几句嘴,都沉默下来。



喝了口茶水,房玄龄才叹息道:“江南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这些年战乱减少,局势安稳,越来越爆发出强劲的潜力,无论财赋还是粮食,都极速增长,已经渐渐有赶超关中之势。如此重要性,陛下怎会任由江南士族一手把持,游离于陛下的掌控之外?那些江南的士族都被利益蒙住了眼,自以为当年挡住了隋炀帝伸往江南的手,今日也能挡得住陛下,真是天真。”



当年杨坚篡周建隋,北方之地尽已纳入隋朝的版图,同江南的陈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隋军南下时,南陈皇帝陈叔宝自恃长江天险,不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