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房俊觉得另一首诗更能显露出玉门关的气质。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个现代人,是无法领会古代的玉门关在汉家儿郎心目中的地位。



此时的玉门关,可不是后世那一方孤城废墟,作为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不仅驻扎着大量军队,更是商贾盘亘、进出中原的雄关要塞,关内关外,一队队驼马悬铃、一车车中外物资,汉胡交杂,中外汇聚,繁华兴盛!



军队开出雄关,商贾纷纷躲避。



房俊与刘仁轨策马驻足,后者见侯爷一副心思飞跃的神情,不由问道:“侯爷,有何不妥?”



房俊摇头道:“只是想起了一首诗,有些感触。”



刘仁轨闻言,精神一振:“是何诗句?可否给末将欣赏一番?”



他是个儒将,兵书战策读得多,诗词经义看得也不少。兼且素闻房俊“才高七斗”之名,岂能放过他心有所感吟诗作赋的好机会?



没错,刘仁轨自然认为这是房俊一时心有所感,做出来的诗句……



房俊也不去纠正刘仁轨话里的意思,一百年后的诗词被自己读出来,那就是自己的诗词,除非自己一辈子不作诗,否则谁都得把这些尚未出世的诗作扣在他头上。



再说,他又岂会放过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诗人”这个逼格高得飞起的称呼?



他又没有什么所谓的道德洁癖……



眼前的雄关要塞,远处的隔壁荒漠,头顶的炎炎烈日,都凝聚着一股厚重的时光气息。



房俊调转马头,策马向大部队追去,低沉的嗓音在风中回荡:“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多少金戈铁马,多少陵谷沧桑,多少鸣镝飞羽,多少壮志柔情。



多少纤纤玉手缝制的征衣,由缓缓而行的驼队从中原运送到这座傲然雄立的边关?



那绵密的针脚,缝进了无限相思与血泪,在万里征程中分送到了每一位戍边的武士手中。



朔风如刀,战旗映云,多少男儿在横飞的砂石与箭雨中浴血奋战,从此一去不还,音讯杳然?多少疆土与功勋在岁月的荏苒里被磨蚀得黯淡无光?



一代又一代汉家儿郎,前赴后继血染雄关,只为得以雄壮之气,守卫身后的家园!



房俊的身影已渐远,刘仁轨却还在原地有些失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一股豪雄之期,陡然在心底涌起!



这就是我要走的路啊!



可能荆棘密布,可能坎坷崎岖,但那又如何?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刘仁轨一声长笑,不顾四周惊诧的旅人商贾,策马向房俊的背影追去。



前方,是漫无边际的戈壁黄沙……



************



大军再次在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公子許并收藏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