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襁褓中的李贤被乳母抱来请安,粉雕玉琢的小脸在烛火下泛着柔光。



那时李治握着她的手,声音虚弱却坚定:“此子眉眼像极了朕年轻时。”



可随着李贤日渐长大,书房里的《后汉书》被换成《韩非子》,太傅私下进言“太子过于仁厚”,而她在李贤的诗集里,读到了“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的隐喻。



武媚娘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



“贤儿,今天是你父皇的守灵之日,你带着兵马前来,所为何事啊?”



李贤深吸了一口气。



“母后,儿臣此次前来,是为了继位而来。”



“同时,儿臣带来父皇遗旨。”



“父皇遗旨,让母后陪葬昭陵。”



听到李贤的话,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大家都心知肚明。



陛下若要让天后陪葬,那天后现在就不会在这里了,手里,也不会握有那么大的权力。



武媚娘听到李贤的话,眼中流露出一丝通心,随后转瞬而逝。



“取遗诏。”她的声音轻得像在喟叹。



张小敬捧着黄绫卷轴的双手微微发抖,展开时的沙沙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天皇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听到张小敬念出的话,李贤的脸色都白了三分。



事到如今,唯有搏,才有一线生机。



金吾卫的金甲林立,火铳引信的火星明明灭灭。



李贤望着四周如潮水般涌来的军队,终于看清廊下埋伏的不良人。



他们腰间的鱼符在暗处闪烁,那是只有天后才能调动的力量。



寒风卷起他的披风,恍惚间,他仿佛看见九岁那年,母后牵着他的手走过朱雀大街,街边孩童们的欢呼声还回荡在耳畔。



“动手!”李贤的怒吼被此起彼伏的弓弦声淹没。第一支箭矢破空而来来。



此刻,他终于明白,在母亲面前,自己连守成的资格都未曾拥有。



混战中,他瞥见天后依旧立在阶前,广袖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一面永不倒下的旌旗。



鲜血溅上汉白玉台阶时,更鼓声恰好传来。



武媚娘看着儿子被按倒在地,素白裙裾染了点点猩红。



“将太子押入别苑。”



她转身时,瞥见裴炎偷偷擦拭额角冷汗,突然想起先帝临终前的叮嘱:“军国大事,尽付天后。”



夜色渐深,宫人们开始清理满地狼藉,唯有崇华殿檐角的风铃仍在叮咚作响,惊起一蓬又一蓬寒鸦。



武媚娘望着漫天星斗,将玉佩收入袖中——这大明宫的夜,终究还是属于胜者的。



次日清晨,晨光刺破云层,照在大明宫的琉璃瓦上。



武媚娘端坐在紫宸殿内,听着张小敬宣读废太子诏书。



殿外传来锁链拖曳的声响,李贤被押往巴州的身影渐渐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