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那就整大点儿。一台拖拉机,最多两年就能回本还能赚钱——李建国经李龙一提醒,就明白。
他不想干吗?肯定想干啊,以前不敢想,是没那个本钱。
现在能买得起几千块钱的拖拉机的人都很少,能买大拖拉机的,一个乡几乎都没有一个。
这时候万元户都是稀罕的,何况一台大拖拉机就两万多块钱,那些万元户是算资产的,纯现金的话,真不是普通人能拿出来的。
像李龙所想的那进口的约翰迪尔轮式大马力拖拉机,那是给国营农场,以及那些农机厂仿制的。普通个体老百姓,几乎没有买的。
有了这个思路,李建国对于钱也就不是那么在意了——已经欠了那么多了,但从这条路往前看,收获的应该更多。
不必小心翼翼了。
当然,他也没打肿脸充胖子,按人头点菜,对大家的饭量也知道个大概,点了红烧肉、辣子鸡、红烧鲤鱼等硬菜,还有几个素菜,上的米饭。
吃了几口,杜春芳突然说道:
“这红烧鱼,还没娟她妈炖的小鲫鱼好吃哩!”
这话一说出来,其他人纷纷赞同,就连李强也举手说是的。
这就是口味问题了,梁月梅红着脸说道:“人家做的好着哩,就是咱们可能吃不惯这种味道……”
嗯,是这个道理。
别说这个时候,就是再往后三四十年,四小队的人出去吃饭,几乎不点鱼,因为感觉不新鲜——本队有大海子小海子,哪怕到了冬天,吃的鱼大都是鲜的。
出去的吃的鱼,很少有直接从水库里捞出来活着就剖了做上桌的,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种优越感。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矫情。
当然就是各有各的说法了。
饭吃完,大家都夸李建国点的好,除了那条红烧鱼剩下了一点儿,其他的都吃完没剩,大家也吃的很饱。
出了食堂的时候,顾博远开始吐槽:
“这家食堂的米还没咱队上的米好吃哩,唉,嘴吃叼了,以后不能去别的地方了。”
“那倒不一定,其他地方肯定也有好米。”顾晓霞反驳着,她的意思是自家老爹别那么多毛病。
“就是,这米泉的米感觉也没咱队上的米好吃。”李建国是支持老朋友的话的,他也接着说,“要我说啊,也就是咱们队上那地块小,咱们在苇沟东面,就那一块种稻子。往苇沟西边三队种稻子,那都不如咱们队上的大米的味道……这就奇了怪了。”
李龙心说,这应该就是后世富硒土质的那种说法吧,要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就那一块地方的土质不一样,种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他没参与讨论这个话题,四小队的米是不是比米泉的米好吃,那自然是各执一词,这玩意儿,主观性太强。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米比后世的米好吃那是一定的。至少李龙后世买过北疆好些个地方的米,托东北那边的人也买过真空五常米,也不知道是买假了还是主观感受,总是觉得,这时候的米是最好吃的。
那时候不管是十七八块钱一公斤的冰泉米,还是二十块钱一公斤的稻花香,又或者十块钱一公斤的猫牙米,都不如现在的米好吃。
走到吉普车跟前
他不想干吗?肯定想干啊,以前不敢想,是没那个本钱。
现在能买得起几千块钱的拖拉机的人都很少,能买大拖拉机的,一个乡几乎都没有一个。
这时候万元户都是稀罕的,何况一台大拖拉机就两万多块钱,那些万元户是算资产的,纯现金的话,真不是普通人能拿出来的。
像李龙所想的那进口的约翰迪尔轮式大马力拖拉机,那是给国营农场,以及那些农机厂仿制的。普通个体老百姓,几乎没有买的。
有了这个思路,李建国对于钱也就不是那么在意了——已经欠了那么多了,但从这条路往前看,收获的应该更多。
不必小心翼翼了。
当然,他也没打肿脸充胖子,按人头点菜,对大家的饭量也知道个大概,点了红烧肉、辣子鸡、红烧鲤鱼等硬菜,还有几个素菜,上的米饭。
吃了几口,杜春芳突然说道:
“这红烧鱼,还没娟她妈炖的小鲫鱼好吃哩!”
这话一说出来,其他人纷纷赞同,就连李强也举手说是的。
这就是口味问题了,梁月梅红着脸说道:“人家做的好着哩,就是咱们可能吃不惯这种味道……”
嗯,是这个道理。
别说这个时候,就是再往后三四十年,四小队的人出去吃饭,几乎不点鱼,因为感觉不新鲜——本队有大海子小海子,哪怕到了冬天,吃的鱼大都是鲜的。
出去的吃的鱼,很少有直接从水库里捞出来活着就剖了做上桌的,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种优越感。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矫情。
当然就是各有各的说法了。
饭吃完,大家都夸李建国点的好,除了那条红烧鱼剩下了一点儿,其他的都吃完没剩,大家也吃的很饱。
出了食堂的时候,顾博远开始吐槽:
“这家食堂的米还没咱队上的米好吃哩,唉,嘴吃叼了,以后不能去别的地方了。”
“那倒不一定,其他地方肯定也有好米。”顾晓霞反驳着,她的意思是自家老爹别那么多毛病。
“就是,这米泉的米感觉也没咱队上的米好吃。”李建国是支持老朋友的话的,他也接着说,“要我说啊,也就是咱们队上那地块小,咱们在苇沟东面,就那一块种稻子。往苇沟西边三队种稻子,那都不如咱们队上的大米的味道……这就奇了怪了。”
李龙心说,这应该就是后世富硒土质的那种说法吧,要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就那一块地方的土质不一样,种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他没参与讨论这个话题,四小队的米是不是比米泉的米好吃,那自然是各执一词,这玩意儿,主观性太强。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米比后世的米好吃那是一定的。至少李龙后世买过北疆好些个地方的米,托东北那边的人也买过真空五常米,也不知道是买假了还是主观感受,总是觉得,这时候的米是最好吃的。
那时候不管是十七八块钱一公斤的冰泉米,还是二十块钱一公斤的稻花香,又或者十块钱一公斤的猫牙米,都不如现在的米好吃。
走到吉普车跟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