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鼎鼎大名的“伊力老窖”还没出来,伊犁河谷的各厂子都有生产“伊犁老窖”的历史,只不过在牌子上加着自己的标识,比如特克斯那边就有伊犁(双喜)老窖。
二十七八年的酒,酒已经泛黄,喝起来还是不错的。
李龙想着自己的大院子里是有地窖的,完全可以存一批酒,存个三四十年,等到时拿出来喝肯定不错。
毕竟那时候,二十年的奎、屯特曲一瓶都上千了,现在块把毛钱就能买到。
李龙这一恍惚,李向前已经端着盆子去洗脸了。他的黑包里有一个小袋子,里面有带着的洗漱工具。
李龙把窗户打开,透透气——屋子里还是有些酒味儿的。
宾馆里有早饭。为了照顾民族兄弟,这里餐厅分汉餐民餐两个点位。那餐字还用的二简字“歺”,看着真有时代气息。
李向前去了汉餐,他是想喝碗粥,把让酒精泡过的胃和肠子好好温养一下。李龙则去了民餐厅,他有段时间没喝奶茶了,打算吃块馕,喝碗奶茶。
民餐厅里面的餐点也挺丰富的,除了奶茶、馕之外,还有点心、蜂蜜、果酱、酥油、奶油等各种佐餐之物。
李龙给自己倒了奶茶,拿了馕——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这馕是刚烤出来还挺热,馕也分几种,李龙拿的是哈萨克馕,不是那种带芝麻的薄片馕,有点烤饼的意思。
后世传着“没有一个完整的新馕能带回家”,主要是新烤出来的馕味道诱人,麦面香气扑鼻,哪怕吃饱了,也想着揪一块来一口。
奶茶真就是纯纯的砖茶冲的牛奶煮出来的,不是后世加了许多“佐料”的那种,味道很淳厚。
再拿了一小盘蜂蜜、果酱,和一盘炒洋芋片和凉拌老虎菜,开始吃了起来。
这时候单位吃饭往往是一桌人一起吃,现在能搞成这种自助餐式的,挺先进。
李龙正吃的时候,旁边有位四十岁左右的哈萨克大叔坐了过来,手里也端着盘子,笑着说道:
“朋友,不打扰吧?”
“不打扰不打扰。”李龙笑笑,说道:“一起吃热闹嘛,朵森。”
“对对对,朋友,朵森,你可以呢!”听到李龙说“朵森”,那个大叔眼睛一亮,放下盘子伸出手来:“朵森,你好,我是呼县的代表,我叫别尔西·巴合拜,认识你很高兴!”
“我叫李龙,我是玛县的。”李龙站起来和对方握握手,“你好你好。”
别尔西·巴合拜很健谈,他一边吃一边自我介绍自己是大丰的兼职民宗干事,主要从事民族宗教方面的工作。
呼县的大丰和玛县交界,非常的近。李龙不很了解,只知道这个地名,上一世本村的一些年轻人跑到那边承包土地种棉花,说那边也不错。
呼县和玛县算兄弟县城,都遭受过北庭州“特殊的待遇”,所以李龙对于呼县的朋友还是很有好感的。
而且这个别尔西·巴合拜吃饭还很讲究,吃完之后才说话,说话的时候也不对着人和别人的餐具,嘴里也不会喷出渣子和沫子,让李龙省去许多担心——这里可不是白担心,有些人,真的会不注意这个。
“你们玛县的国营收购站是不是也撤掉了?”别尔西问了李龙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