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具体有多少顾博远不是很清楚。但他在收购站收来的贝母,这几天加起来,算成干货咋说也得有个两三百公斤。



按贾天龙给的价格,这两三百公斤贝母卖出去就是一两万块钱,收购站这边利润略微要低一点,当然是相比较其他两边。



即使是这个略微低一点的利润,那也在五成以上。也就是说光收购站那里收来的这些贝母,这些天就能净赚七八千以上。



赚钱的速度真是有点夸张了。



顾博远在惊喜的同时甚至有点害怕。



算一算在五年之前,他带着顾晓霞,一家人在生产队一年干到头,算下来到年底除了分的粮食之外,结余的钱能有十块钱就很不错了。



后来跟着李龙编抬把子给人家做饭,能挣个几十上百块钱,这就很开心了。



再往后有了扎大扫把、扎苇把子的活,一年能挣个几百块钱,除了日常花销外,还够买辆自行车,生活水平从贫困变成了全乡平均线以上的中产人家。



肉眼可见的变好了。



再后来和李家成了亲家,李龙对自己的称呼也从哥变成了叔,他给自己弄了一个农资店,一年到头的收入,虽然比不上李龙一年搞几个万元户,但这个农资店干上大半年,挣个几千块钱还是有的。



而且比种地轻松的多。



虽然铁下心来就在玛县扎根了,但顾博远骨子里还是个文人。农村种地收粮干活这些他也能干,而且挺熟练,但说实话,相比较而言,顾博远更喜欢在农资店没事看个书,和隔壁老头聊聊国际形势啥的。



后来说是收购站的生意更有挑战性,其实也是觉得在农资店太闲了,顾博远虽然也想舒服,但他是懂道理的,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了,容易颓废。



虽然眼下手里有钱,村里和县里都有房子,女儿也结了婚,生了外孙,日子越来越好,顾博远觉得自己还年轻,可以继续奋斗几十年。



但他的奋斗是踏踏实实的奋斗,从来没有想过像现在这种,半个月时间能挣大半个万元户的速度呀!



心中没有恐慌是不可能的。



他和李龙不一样,李龙重生之前是见识了这个国家怎么从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现实,靠着毛老人家带领着广大工农打下的坚实的工业化和农田水利基础,总设计师实行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后来这个国家的领导者们带领全体人民的努力,在短短几十年里,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即将复兴到这个国家所应有的高度。



老百姓有空前的自信。



所以李龙是不怕的。



顾博远不一样呀。他可以说一出道就是巅峰,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是真高。



从那之后一路下坡,经历了妻离子散,差点家破人亡,最后从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农民。他自己也清楚,如果不是因为李龙,现在的他肯定还在四小队地里刨食吃呢。



要说他能不能有李龙那样的见识,肯定是有的。能不能发现重新崛起的机会?肯定也是能的。



但能不能把握住呢?很难。



因为顾博远对未来是彷徨的,甚至是悲观的。哪怕是碰到机会,他也不一定敢抓住。



甚至于这一路上发展到现在,几乎都是李龙在推着他走。当然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最好的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羁中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羁中马并收藏最好的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