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着袁绍那张笑容可掬的面孔,心中的失望如潮水般涌起。



这些诸侯心怀鬼胎,各有算计,根本没有真心讨伐董卓的意愿。



他们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实则只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



接下来的日子,曹操多次在军议上提出进军关中的计划,但每次都被诸侯们以各种理由搪塞。



有的说关中地势险要,难以攻打。



有的说军粮不足,无法持久。



更有甚者,直言不讳地表示,既然董卓已去长安,洛阳已空,何必再劳师动众?



一次次被拒,一次次失望,曹操的心渐渐冷了下来。



他看着这些醉生梦死的诸侯,心如死灰。



那些在讨董檄文上的豪言壮语,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场笑话。



月光如水,洒在酸枣城外的营帐上。



曹操独自立于营帐外,望着西方,那里是被董卓焚毁的洛阳,是被裹挟西行的天子,是那个危在旦夕的汉室。



“孟德!”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是曹操的好友荀彧:“何故独自黯然?”



曹操长叹一声,指着西方道:“你看那里,天子西迁,百万生民屠戮,生灵涂炭。而我等号称讨董联军,却只知饮酒



()



第475章 关中大旱!



第(3/3)页



作乐,毫无进取之心。我曹操虽不才,却也羞与这等人为伍!”



荀彧沉默片刻,轻声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董卓之乱,不过是汉末动荡的开始。孟德若有远志,不如暂且收兵,另谋他途。”



曹操转身,直视荀彧的双眼:“文若的意思是”



“河内近在咫尺,比邻陈留,乃孟德故里。不如暂屯兵于河内,积蓄力量,待时而动。”荀彧的声音虽轻,字字却铿锵有力。



曹操沉思良久,猛然抬头,眼中光芒四射:“好!既然诸侯无心讨董,我曹操也不必在此虚耗时日。即日起,我自领本部人马,屯兵河内,自成一方!”



决心已下,曹操不再犹豫。



次日,他便向袁绍等人告辞,声称要回守自己的封地。



诸侯们表面上挽留,实则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个整日催促西进的“搅局者”终于要离开了。



带着残存的三千余人,曹操离开酸枣,向河内进发。



与此同时,西北地区的天空却渐渐变得干涸。



久旱不雨,大地龟裂,农田化为荒漠。



从关中到陇西,从河东到并州,天灾无情地侵袭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关中地区首当其冲,遭受了最严重的旱灾。



长安城内,百姓的生活每况愈下。



董卓的大军和随行官员要吃饭,天子和朝臣要吃饭,无数随迁的洛阳民众也要吃饭。



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整座城市,饥饿的魔爪开始伸向每一个角落。



“加征赋税!”董卓在长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国:最强家族,从并州开始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糖诗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糖诗仙并收藏三国:最强家族,从并州开始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