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宫。



“陛下天纵奇才,运筹帷幄平戎,决胜凉州千里!老臣叹服!”



丞相陈平率先出列,语气充满了真诚的赞叹。



“此役不仅破敌,更收服犬戎,开疆拓土,安抚边民,实乃不世之功!”



“陛下之能,远迈我等老臣矣!”



陈平这番话,道出了在场许多老臣的心声。



太尉周勃、颍阴侯灌婴等功勋老将也纷纷出列附和。



他们如今看待刘盈,已不再是看一个需要辅佐的年轻君主,而是真正带着敬畏的雄主。



“兄长书信所言,此乃前线将士用命,三军用命之功。”



刘恒打算趁热打铁,拿着兄长刘盈送回的书信,笑道:“陛下有言凉州初定,百废待兴。犬戎归化,如何安置,使其真正融入我大汉,成为屏障而非隐患,此乃当务之急。”



“陛下已令李左车先生于平戎妥善安置,以仁德教化,半农半牧,渐次同化。”



“然,此乃治标。欲求长治久安,国富民强,根基在于人才!在于取士之道!”



殿内的气氛,因刘恒这番话,从单纯的庆功喜悦,悄然转向了更深沉的议题。



陈平捻须的手微微一顿,周勃浓眉微蹙,灌婴则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



刘哼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急需念着书信:



“故,陛下心意已决,将推行科举制,逐步取代现行之察举制!”



“天下士子,无论出身贵贱,门第高低,皆可凭真才实学,经州县考试,层层选拔,直至殿试,由陛下亲擢英才!”



“打破门阀垄断仕途之弊,广开寒门晋升之路,使我大汉人才如江河奔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此乃固国之本,强邦之基!”



“科举制?”



这三个字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朝堂上激起千层浪!



刚才还一片赞颂之声的老臣们,脸色顿时变得精彩纷呈。



陈平第一个开口,他依旧是那副温和从容的姿态,但语气中却带上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谨慎。



“代王殿下,陛下圣心烛照,锐意革新,老臣钦佩。”



“然,察举制乃高皇帝所定,施行多年,虽有瑕疵,然根基深厚。”



“科举之制,前所未有,骤然推行,恐……动摇国本啊。”



陈平话语含蓄,但“动摇国本”四字,分量极重。



他担忧的是,这种颠覆性的制度,会彻底打破现有的权力格局,引发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弹,造成朝局动荡。



“不如,等陛下从凉州回来,咱们再从长计议吧!”



刘恒闻言皱眉不语,刘肥的脸上也没了笑容,就连吕后也笑眯眯第看向群臣。



太尉周勃性情耿直,嗓门洪亮,直接点出了核心矛盾。



“太后,老臣是个粗人,但也知道,察举靠的是地方官举荐,靠的是家族名声、乡闾清议!”



“这科举……让那些田舍郎、寒门子都来考试做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刑并收藏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