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子将那封信拿起来,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信封。封面上五个大字——“刘长子亲启”。守夜士兵们说不清楚这封信究竟是怎么凭空出现的,在看到封面上的字后,便直接将其拿过来了。



刘长子取出信来,展开一看,上面也是简简单单的内容:明日辰时三刻,城西六角亭,与君一晤!



信上虽然没有落款,但刘长子知道,写这封信的人应该便是张恪的人。昨天他们才谈好的事情,这么快对方就找上门了,倒是蛮有效率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张恪和潜伏在城里的人是有着顺畅的沟通渠道的。他们甚至可以随时互相传递信息,刘长子对此既有好奇,也有一点钦佩。要知道,安顺城为了防止敌人的渗透,是做了许多工作的。就说此次入城,若不是他本身身手还可以,又对义军的底细有深刻的认知,便未必进得来的。所以对于张恪他们居然可以这么顺畅、高效、及时的在城里城外进行情报的传递,刘长子还真的是很好奇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此外,令刘长子更加在意的是,自张恪领军抵达安顺城外,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他们却始终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当然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很容易猜想得到。那就是:强攻安顺城,太不划算了,所要付的代价实在是太大。远不如围城,然后逼他们出城决战,更为稳妥。原本,刘长子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如今看来,朝廷其实并没有干等,他们在暗地里还是有动作的。至少他们早早的就派了探子潜伏进来,不断的在收集着义军方面的情报。两军对垒,掌握情报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收集情报这件事情上,显然朝廷方面并没有放松的。虽然不知道他们目前掌握到了多少信息,但终归是对义军不利的事情。而且,在城主府如此严防死守下,对方居然还可以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送信进来,细思极恐啊!



城西六角亭,刘长子倒是知道的。虽然也算是安顺城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建在丁字路口,供人歇脚、躲雨的亭子而已。又因为常常有人在这里送客、作别,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送客亭”。其它的,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了。对方选择要在那里见面,估计也只是因为那里比较易找吧。倒是为什么要选择在城西呢?朝廷的军队大部分都驻扎在安顺城的东边,照道理,为了方便互相之间传递信息,朝廷的探子应该待在更靠近城东的地方才对的。或者这样做其实只是个障眼法,为的是防止自己这边尝试去找到他们。这个倒是有可能的,虽然双方暂时化敌为友,目前也正准备要合作了,但其实彼此还并没有建立起多少信任感来的,所以留一手也是可以理解的。



翌日一早,刘长子乔装打扮后,在刘星等人的掩护下,偷偷的溜出了城主府。到达城西六角亭时,比约定的时间早了半个时辰。为了不引起对方的误会,此次刘长子是独自一个人来的。刘星倒是说过要陪同他过来的,不过被他拒绝了。一方面,刘长子担心自己这边太多人过去,有可能会吓跑对方;二方面,对方左右不过是朝廷的探子,而且对方肯定也会害怕暴露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不用担心对方会做什么“不理智”的事情的。



刘长子站在远处,观察起六角亭及其周围的环境。不过,或许是因为还太早的缘故,此时周边一个人影都没有。也可能因为目前正处在战争状态,没必要的话,一般人也不会走出家门闲逛。再加上城西这边,本身就比较不繁荣,鱼龙混杂,治安也不太好,所以住在这边的人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少的。这些,或许也是对方选择邀他来这里见面的原因吧。



刘长子走进亭中,静静地站着。由于双方互不认识,也没有什么接头暗号之类的东西,因此只能以见面时间和地点来确认彼此的身份了。过了一会儿,远处一道人影出现,并径直朝着六角亭走了过来。



刘长子看到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怎么竟是个女人?还是说,路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小族长的奋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河小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河小子并收藏小族长的奋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