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刘禅的话,又想了想秦桧和万俟卨的下场,大臣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



还来?



这才开始议事多长时间,抬出去了一个,叉出去了一个,谁还敢再来?



算了算了,先这样吧。



反正这第一批,一共也就迁移五十万人。



那么多的州县,平均下来一个县也不过安置几百到上千人的规模而已。



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当地的地价,给他们的北迁计划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并不致命,没必要在朝堂上拿自己的名声和小命开玩笑。



再说了,朝堂上他们反驳不了,下了朝之后他们还能没办法?



想到这里,他们便默契的都不再吭声。



看到大臣们都不吭声,刘禅嘿嘿一乐。



哼,别以为你们不说话,朕就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朕来之前,呃,不对,是上辈子,相父都已经教过朕了。



当你发布了一个政策,所有人都不吭声的时候,并不一定表示他们都同意。



他们只不过是表面不敢吭声,但心里不一定憋着什么坏屁呢。



所以,越是在朝堂上占据了上风的时候,越是要舍得为那些被你压在下面的人考虑,这样才能把你想办的好事儿办好。



而且,相父教过了自己之后,自己可是在大汉的朝堂上实践了几十年呢。



想到这里,他便看向了岳飞。



听到官家呼叫自己,岳飞一脸都是迷茫。



这个方案他当然事先和官家商量过,而且也做好了让步的打算。



甚至连让步的方案,都已经提前拟好了。



只是,他没想到官家的战斗力这么强,抬出去一个、叉出去一个之后,竟然没人敢说话了。



这事儿,竟然就这么成了。



所以,他不太明白官家这个时候喊他,还要跟他说什么。



于是,他便带着迷茫出列,拱手应道:



“臣在!”



“朕有个想法,爱卿帮朕参详一下!”



“官家您请讲!”



“自我大宋丢了半壁江山之后,很多家在北地的大臣们也跟着失了家业。



两年之前,爱卿你收复了大片土地之后,朕便一直想着朝廷该如何弥补一番这些忠于朕忠于大宋的大臣们。



只是一直公务繁忙,这事儿也就一直搁置到了现在。



正好这一次咱们准备迁移安南和蒲甘的百姓充实北地。



朕以为,这正好是一个弥补大臣们的机会。”



刘禅说到这里,大殿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一脸期盼的等着他的下文,岳飞更是呼吸都有点儿急促了。



刘禅后面的话虽然还没说,但所有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



说实话,这比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让步方案的力度还要大方的多。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最新章节